隋四主

六茹秉政假黃鉞,身騎虎背噬黑獺。 龍首山頭玄象昭,朱雀門前王氣剟。 江東三百中原合,曙星一旦光天豁。 南北從茲定一尊,周滅陳傾難再割。 兼國依稀嬴政齊,傳家亦與亡胡埒。 詩書譭棄獨刑名,密網嚴科那許脫。 殺人庭殿法奚爲,囚子東宮根自撥。 大事何堪付畜生,八荒已任阿摩撻。 侈心逸志日悠悠,春渠秋海時活活。 普天同怨盡予仇,御衣濺血誰相抹。 爲侗爲侑總虛名,布席禮佛空哀怛。 我聞以力服人者,前秦後隋同衣鉢。 虐我繇來必衆仇,毆民豈得逃天奪。 古往今來共一輪,此興彼喪休嗟咄。
拼音
(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,仅供参考。)

註釋

  • 六茹:指隋文帝楊堅,因其小名「六茹」。
  • 秉政:掌握政權。
  • 假黃鉞:借用黃鉞,象徵權力。
  • 虎背:比喻強壯的背脊。
  • :咬。
  • 黑獺:指北周的宇文泰,因其小名「黑獺」。
  • 龍首山:山名,位於長安。
  • 玄象:天象。
  • 朱雀門:長安城南門。
  • 王氣:指帝王的氣運。
  • :削減。
  • 江東:指江南地區。
  • 三百:指三百州,泛指中原地區。
  • 曙星:黎明的星星,比喻希望。
  • 光天:光明照耀的天空。
  • 一尊:指統一。
  • 周滅陳傾:指隋朝滅掉北周和陳朝。
  • 嬴政:秦始皇。
  • 亡胡:指滅亡的胡人政權。
  • :相等。
  • 詩書譭棄:指文化被破壞。
  • 刑名:刑法。
  • 密網嚴科:嚴密的法律和刑罰。
  • 法奚爲:法律有何用。
  • 囚子東宮:指太子被囚禁。
  • 根自撥:根基動搖。
  • 畜生:指無能的繼承人。
  • 八荒:指天下。
  • 阿摩撻:指隋煬帝楊廣,小名「阿摩」。
  • 侈心逸志:奢侈放縱的心志。
  • 活活:形容水流聲。
  • 普天同怨:天下人都怨恨。
  • 御衣濺血:指宮廷政變。
  • 爲侗爲侑:指隋煬帝的兩個兒子,侗和侑。
  • 布席禮佛:指舉行佛教儀式。
  • 哀怛:悲傷。
  • 以力服人:用武力使人服從。
  • 前秦後隋:指秦朝和隋朝。
  • 同衣鉢:比喻相似的命運。
  • 虐我繇來:長期以來的暴政。
  • 衆仇:衆多仇敵。
  • 毆民:壓迫百姓。
  • 天奪:天命所奪。
  • 古往今來:從古到今。
  • 此興彼喪:這裏興起,那裏衰落。
  • 嗟咄:嘆息。

翻譯

隋文帝楊堅掌握政權,借用黃鉞象徵權力,身強力壯如騎虎背,咬噬北周的宇文泰。龍首山上天象昭示,朱雀門前帝王的氣運削減。江南三百州中原地區統一,黎明的星星一旦照亮天空。從此南北統一,北周和陳朝滅亡,難以再分割。隋朝的兼併和秦始皇的統一相似,傳家的命運也與滅亡的胡人政權相等。文化被破壞,只剩下嚴酷的刑法,嚴密的法律和刑罰讓人難以逃脫。庭殿上殺人,法律有何用,太子被囚禁,根基動搖。大事怎能交給無能的繼承人,天下已任由隋煬帝楊廣掌控。奢侈放縱的心志日益增長,春天和秋天的水流聲活活。天下人都怨恨,宮廷政變中御衣濺血,誰來相助。隋煬帝的兩個兒子,侗和侑,都是虛名,舉行佛教儀式空留悲傷。我聽說用武力使人服從的,秦朝和隋朝命運相似。長期以來的暴政必招致衆多仇敵,壓迫百姓怎能逃脫天命所奪。從古到今,興衰更迭,這裏興起,那裏衰落,不必嘆息。

賞析

這首作品通過對隋朝歷史的回顧,揭示了隋朝從興起到衰亡的過程。詩中運用了許多歷史典故和象徵手法,如「六茹秉政」、「龍首山頭玄象昭」等,展現了隋朝的強盛與衰敗。同時,詩中也表達了對隋朝暴政的不滿和對歷史循環的感慨,認爲隋朝的命運與秦朝相似,都是以武力征服天下,最終因暴政而滅亡。整首詩語言凝練,意境深遠,反映了作者對歷史的深刻洞察和對暴政的批判。

郭之奇

明廣東揭陽人,字仲常。崇禎元年進士。累遷至詹事府詹事。後隱居南交山中,結茅屋數椽,著述其中。有《稽古篇》一百卷。 ► 1900篇诗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