後晉二主
明宗愛婿反河東,契丹臣子成帝業。
虎口難投一紙書,雁門已送諸州牒。
北面穹廬南面華,中原無主任胡愶。
胡冊初頒作晉皇,身願爲臣妻爲妾。
爾不興亂亂者誰,日來煩懣空嚅囁。
一朝社稷歸兄子,十萬橫磨向翁讋。
關南塞北幾時收,翁怒而來孫已怯。
生爲負義死羈魂,運盡天亡嗟二葉。
我思厲階問石郎,盧龍孰使黃龍接。
苟求一日居小朝,誰爲千年除垢靨。
拼音
(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,仅供参考。)
註釋
- 明宗:指後唐明宗李嗣源。
- 河東:地名,今山西省一帶。
- 契丹:古代東北亞的一個民族,建立了遼朝。
- 虎口:比喻危險的境地。
- 雁門:地名,今山西省北部。
- 牒:文書,文件。
- 穹廬:指蒙古包,這裏代指北方民族。
- 華:指中原文明。
- 胡愶:指胡人的統治。
- 胡冊:指胡人的冊封。
- 橫磨:指軍隊。
- 讋:恐懼,害怕。
- 羈魂:指被束縛的靈魂。
- 二葉:指後晉的兩個皇帝。
- 厲階:指嚴重的罪行或錯誤。
- 盧龍:地名,今河北省盧龍縣。
- 黃龍:指遼朝的皇帝。
- 垢靨:指污點,瑕疵。
翻譯
明宗的女婿在河東反叛,契丹的臣子卻成就了帝業。 身處險境難以投遞一紙書信,雁門關已傳送了各州的文件。 北方是蒙古包,南方是中原文明,中原無主,任由胡人統治。 胡人的冊封初定,我願爲臣,妻子願爲妾。 你不製造混亂,混亂又是誰造成的?日復一日的煩惱,只能空自囁嚅。 一旦國家歸於兄長的兒子,十萬大軍將向老者展示恐懼。 關南塞北何時能收復,老者的憤怒來臨,子孫已感到膽怯。 生而爲負義之人,死後靈魂被束縛,命運已盡,天命已亡,嘆息後晉二主。 我思考嚴重的罪行,詢問石郎,盧龍之地,是誰使黃龍接連不斷。 苟且求得一日在小朝中安身,誰能爲千年除去污點。
賞析
這首作品通過描繪後晉二主的命運,反映了當時中原地區的動盪和胡人的統治。詩中,「明宗愛婿反河東」與「契丹臣子成帝業」形成鮮明對比,突顯了中原的衰落和胡人的崛起。後文通過「胡冊初頒」、「身願爲臣妻爲妾」等句,表達了作者對當時政治局勢的無奈和對中原文化的懷念。整首詩語言凝練,意境深遠,透露出作者對歷史變遷的深刻思考和對國家命運的深切憂慮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