題雙寺畫竹

風竿不滿尺,已饒千丈勢。 高僧禮誦餘,味此蕭蕭趣。
拼音
(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,仅供参考。)

註釋

  • 風竿:指風吹動的竹子。
  • 不滿尺:不足一尺,形容竹子短小。
  • 已饒:已經足夠。
  • 千丈勢:形容竹子雖然短小,但氣勢如同千丈高。
  • 高僧:指修行高深的僧人。
  • 禮誦餘:禮拜誦經之後。
  • 味此:品味這。
  • 蕭蕭趣:蕭蕭,形容風吹竹葉的聲音;趣,趣味。

翻譯

風吹動的竹子雖不足一尺長,卻已展現出千丈高的氣勢。修行高深的僧人在禮拜誦經之後,品味這風吹竹葉的蕭蕭之聲,感受其中的趣味。

賞析

這首詩通過描繪風中竹子的形象,表達了作者對竹子堅韌不拔、氣勢非凡的讚美。詩中「風竿不滿尺,已饒千丈勢」一句,巧妙地運用對比手法,將竹子的短小與氣勢的宏大相對照,突出了竹子內在的精神力量。後兩句則通過高僧的視角,進一步以禪意的方式品味竹子的蕭蕭之趣,增添了詩歌的意境深度。整首詩語言簡練,意境深遠,表達了作者對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。

袁宗道

明荊州府公安人,字伯修。萬曆十四年會試第一。授編修,官終右庶子。時王世貞、李攀龍主文壇,復古摹擬之風極盛,宗道與弟袁宏道、袁中道力排其說。推崇白居易、蘇軾,因名其齋爲白蘇齋。爲文崇尚本色,時稱公安體。有《白蘇齋類稿》。 ► 258篇诗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