喜洪山人恕復至

· 袁凱
煙巷雞鳴曙色開,秋林鵲噪遠人回。 老夫自掃風前葉,稚子兼鋤雨後苔。 近市酒漿渾易得,傍溪魚蟹亦須來。 鷗邊野水明如鏡,更坐寒山共一杯。
拼音
(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,仅供参考。)

註釋

  • 曙色:天剛亮時的光線。
  • 鵲噪:鵲鳥的叫聲。
  • 稚子:小孩子。
  • 近市:靠近市場。
  • 酒漿:酒水。
  • 傍溪:靠近溪流。
  • 鷗邊:海鷗棲息的地方。
  • 野水:野外的河流或湖泊。

翻譯

煙霧繚繞的巷子裏,雞鳴聲宣告着黎明的到來,秋天的樹林中鵲鳥的叫聲預示着遠方的人歸來。 我獨自清掃着風中的落葉,小孩子則忙着鋤去雨後的苔蘚。 靠近市場,酒水容易得到,而溪邊的魚蟹也是必須品嚐的美味。 海鷗棲息的野外水面明亮如鏡,我願意坐在這寒山之中,與你共享一杯酒。

賞析

這首作品描繪了一幅寧靜而又充滿生活氣息的田園景象。通過「煙巷雞鳴」和「秋林鵲噪」等自然聲音的描寫,詩人傳達了清晨的寧靜與生機。詩中的「老夫自掃風前葉,稚子兼鋤雨後苔」展現了田園生活的日常,而「近市酒漿渾易得,傍溪魚蟹亦須來」則體現了生活的便利與豐富。最後兩句「鷗邊野水明如鏡,更坐寒山共一杯」則表達了詩人對自然美景的欣賞以及與友人共享此刻寧靜的願望。整首詩語言簡潔,意境深遠,表達了詩人對田園生活的熱愛和對自然美景的讚美。

袁凱

袁凱

袁凱,生卒年不詳,字景文,號海叟,明初詩人,以《白鷰》一詩負盛名,人稱袁白鷰。松江華亭(今上海市松江縣)人,洪武三年(公元1370年)任監察御史,後因事爲朱元璋所不滿,僞裝瘋癲,以病免職回家,終“以壽終”。著有《海叟集》四卷。 ► 284篇诗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