冬至日示袁暉用前韻

面壁山人不下臺,老陰消盡少陽回。 白雲影盡千峯裏,紫菊香騰十丈來。
拼音 朗读
(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,仅供参考。)

註釋

  • 面壁山人:指隱居山中,面對山壁修行的人。
  • 老陰:指冬至前的一段時間,陰氣最盛。
  • 少陽:指冬至後的一段時間,陽氣開始回升。
  • :升起,散發。

翻譯

隱居山中的修行者,靜坐不動如面壁,隨着冬至的到來,陰氣消退而陽氣開始回升。白雲彷彿消失在千峯之中,而紫色的菊花香氣卻如十丈高般騰騰昇起。

賞析

這首詩描繪了冬至日的自然景象和隱士的生活狀態。通過「面壁山人」的形象,表達了隱士超然物外、靜心修行的生活態度。詩中「老陰消盡少陽回」巧妙地運用陰陽轉換的哲學思想,寓意着自然界和人生的循環與更新。後兩句則通過對比白雲的隱沒和紫菊香氣的升騰,形成了視覺與嗅覺的鮮明對比,增強了詩歌的意境和情感表達。

陳獻章

明廣東新會人,字公甫,號石齋,晚號石翁,居白沙裏,學者稱白沙先生。正統十二年,兩赴禮部不第。從吳與弼講理學,居半年而歸。筑陽春臺,讀書靜坐,數年不出戶。入京至國子監,祭酒邢讓驚爲真儒復出。成化十九年授翰林檢討,乞終養歸。其學以靜爲主,教學者端坐澄心,於靜中養出端倪。蘭溪姜麟稱之爲“活孟子”。又工書畫,山居偶乏筆,束茅代之,遂自成一家,時呼爲茅筆字。畫多墨梅。有《白沙詩教解》、《白沙集》。 ► 2158篇诗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