九日李鴻兄弟攜酒從餘登舍北小廬峯四望書所見寄世卿圭峯
山愛廬峯節愛名,登臨袞袞到諸生。
千巖已見昏鴉集,兩榼還挑大鱉行。
隴稻不收交馬跡,寒花莫賞更人情。
玉臺此日秋風賦,誰敵縱橫李世卿。
拼音
(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,仅供参考。)
注釋
- 袞袞:形容連續不斷,此処指衆多。
- 千巖:指衆多的山巖。
- 昏鴉:黃昏時的烏鴉。
- 榼(kē):古代盛酒的器具。
- 大鱉:此処指用鱉肉制成的食物。
- 隴稻:指田間的稻穀。
- 交馬跡:指馬蹄印,暗示有人經過。
- 寒花:指在寒冷季節開放的花。
- 玉台:傳說中神仙居住的地方,也用來比喻高雅的居所或境界。
- 鞦風賦:指以鞦風爲題材的詩賦。
- 李世卿:人名,詩中的對象,可能是詩人的朋友或同僚。
繙譯
山中喜愛廬峰的節日名聲,登高望遠時,衆多學生絡繹不絕。 在千巖之間,已經看到黃昏的烏鴉聚集,而兩榼中還挑著大鱉前行。 田間的稻穀未收,馬蹄印交錯,寒季的花朵無人訢賞,更顯得人情冷煖。 今日在玉台之上,作鞦風之賦,誰能敵得過縱橫自如的李世卿呢?
賞析
這首作品描繪了詩人與其兄弟及學生們一同登高望遠的情景,通過對自然景物的描寫,表達了詩人對時序變遷的感慨和對友人才華的贊賞。詩中“千巖已見昏鴉集”一句,既描繪了黃昏時分的景象,又暗含了時光流逝的哀愁。而“玉台此日鞦風賦,誰敵縱橫李世卿”則直接贊美了李世卿的詩才,展現了詩人對友人的深厚情誼和對其才華的無比推崇。整首詩語言凝練,意境深遠,情感真摯,是一首優秀的登高抒懷之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