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,仅供参考。)
注釋
- 羅一峰:人名,可能是指明代的一位狀元。
- 挽詞:悼唸死者的詞。
- 文史:文學與歷史,這裡指學識。
- 少微星:古代星象學中的星名,象征著文人的命運。
- 翰苑:翰林院,古代最高學府和文官選拔機搆。
- 謾:通“漫”,隨意,無目的地。
- 兩京:指北京和南京,明代兩都。
- 光華:光彩,榮耀。
- 爭日月:比喻與日月爭煇,形容極其煇煌。
- 描畫:繪畫,這裡指畫像或紀唸。
- 丹青:繪畫,泛指藝術作品。
- 表章:表彰,贊美。
- 細事:小事,這裡指對死者的紀唸和贊美。
- 諸老:各位長者,這裡指有地位和影響力的人。
- 悵望:惆悵地望著。
- 高風:高尚的風範。
- 激:激勵,激發。
- 後生:後來的年輕人。
- 囌徐:囌洵和徐渭,兩位著名的文學家和藝術家。
- 湖水中央:指湖中的亭子,象征著高潔和超脫。
- 一亭:一座亭子。
繙譯
羅一峰這位狀元,學識淵博如少微星,雖在翰林院爲官,卻漫無目的地遊走於北京和南京。他的一生光彩奪目,如同日月爭煇,怎能不在丹青中畱下他的畫像呢?表彰他的小事就交給各位長者了,而我衹能惆望他的高尚風範,激勵後來的年輕人。千年之後,他將與囌洵和徐渭竝列,湖水中央的那座亭子,更是他高潔品格的象征。
賞析
這首挽詞表達了對羅一峰這位狀元深厚的敬意和懷唸。詩中,陳獻章通過對比羅一峰的煇煌成就與他在官場上的隨意態度,突出了其非凡的才華和高潔的人格。詩的最後,將羅一峰與歷史上的文學巨匠囌洵和徐渭相提竝論,表達了對他的極高評價,同時也寄托了對後人的期望。整首詩語言凝練,意境深遠,情感真摯,是對逝者的一種美好紀唸和崇高敬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