村中即事

山風處處聞松花,江市日日來魚蝦。 高田一弓走獵犬,灌水幾株叢老鴉。 正逢元宵市燈好,亦有雜劇村鼓撾。 野老西疇急春事,長揖縣官歸縣衙。
拼音
(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,仅供参考。)

註釋

  • 山市:山中的集市。
  • 高田:地勢較高的田地。
  • :古代長度單位,一弓約爲五尺。
  • 獵犬:用於狩獵的狗。
  • 灌水:灌溉水源。
  • 老鴉:烏鴉。
  • 元宵:農曆正月十五,中國傳統節日。
  • 雜劇:古代的一種戲劇形式。
  • 村鼓撾:村中敲打的鼓聲。
  • 野老:村中的老人。
  • 西疇:西邊的田地。
  • 春事:春天的農事活動。
  • 長揖:古代的一種禮節,深深鞠躬。
  • 縣官:地方官員。
  • 縣衙:縣官辦公的地方。

翻譯

山中的風隨處可聞松花的香氣,山市的集市上每天都有新鮮的魚蝦。地勢較高的田地上,獵犬奔跑着,灌溉的水源旁有幾株烏鴉聚集的樹木。正值元宵節,市集上的燈火輝煌,還有雜劇和村中鼓聲的伴奏。村中的老人急忙前往西邊的田地忙於春耕,深深鞠躬後,縣官回到了縣衙。

賞析

這首作品描繪了明代鄉村的日常生活和節日氛圍。詩中通過山風、松花、魚蝦等自然元素,以及獵犬、老鴉等生動場景,展現了鄉村的寧靜與生機。元宵節的燈火和雜劇、鼓聲,增添了節日的喜慶氣氛。最後,野老忙於春耕和縣官的歸衙,反映了鄉村的勤勞和秩序。整首詩語言樸實,意境深遠,表達了對鄉村生活的熱愛和對傳統節日的懷念。

陳獻章

明廣東新會人,字公甫,號石齋,晚號石翁,居白沙裏,學者稱白沙先生。正統十二年,兩赴禮部不第。從吳與弼講理學,居半年而歸。筑陽春臺,讀書靜坐,數年不出戶。入京至國子監,祭酒邢讓驚爲真儒復出。成化十九年授翰林檢討,乞終養歸。其學以靜爲主,教學者端坐澄心,於靜中養出端倪。蘭溪姜麟稱之爲“活孟子”。又工書畫,山居偶乏筆,束茅代之,遂自成一家,時呼爲茅筆字。畫多墨梅。有《白沙詩教解》、《白沙集》。 ► 2158篇诗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