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明門候駕

· 袁帙
虎旅驅中道,鉤陳警六飛。 圜丘羣望畢,宣室受釐歸。 旭日迎芝蓋,晴雲拂羽旂。 笙歌前路擁,拜舞接光輝。
拼音
(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,仅供参考。)

註釋

  • 虎旅:指勇猛的軍隊。
  • 鉤陳:星名,借指後宮或近衛。
  • 六飛:古代皇帝的車駕六馬,疾行如飛,故稱六飛。
  • 圜丘:古代帝王冬至祭天的地方。
  • 宣室:古代宮殿名,這裏指皇帝的居所。
  • 受釐:古代祭祀後,把祭餘的酒及肉獻給君王,以祈福,稱爲受釐。
  • 芝蓋:指帝王的車蓋,形似芝草。
  • 羽旂:用羽毛裝飾的旌旗。

翻譯

勇猛的軍隊護衛着道路中央,近衛警惕地守護着皇帝的六馬車駕。圜丘上的羣臣已經完成了冬至的祭天儀式,皇帝在宣室接受了祭餘的酒肉,祈求福祉後歸來。旭日迎接帝王的車蓋,晴朗的雲朵輕輕拂過裝飾着羽毛的旌旗。笙歌之聲在前方迎接,羣臣的拜舞儀式接續着光輝。

賞析

這首作品描繪了明代皇帝冬至祭天歸來的盛況。詩中通過「虎旅」、「鉤陳」等詞語展現了皇帝的威嚴與安全,而「圜丘」、「宣室」則體現了古代的祭祀儀式和皇宮的莊嚴。後半部分以「旭日」、「晴雲」等自然景象爲背景,襯托出皇帝歸來的喜慶氣氛,結尾的「笙歌」、「拜舞」更是將這一盛況推向高潮,表達了皇帝的尊貴與國家的繁榮。

袁帙

明蘇州府吳縣人,字永之,號胥台山人。袁褒弟。嘉靖五年進士。選庶吉士。張璁惡之,謂其人不宜在禁近,出爲刑部主事,改兵部。坐官衙失火,謫戍湖州千戶所。赦歸,官至廣西按察僉事。有《皇明獻實》、《吳中先賢傳》、《世緯》、《胥臺集》。 ► 26篇诗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