次韻鄧督府見寄

眼看百物隨時過,路有千岐到處多。 想見精神官裏坐,不離文字手中摩。 白衣管領千峯醉,黃菊商量九日歌。 堯舜浮雲無一點,廬山何敢更嵯峨。
拼音
(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,仅供参考。)

注釋

  • 次韻:依照別人詩作的原韻作詩。
  • 鄧督府:人名,具躰身份不詳。
  • :岔路。
  • 官裡:官署裡。
  • 白衣:指平民或隱士。
  • 黃菊:菊花,常用來象征鞦天和長壽。
  • 堯舜:古代的賢明君主,堯和舜。
  • 浮雲:比喻不值得關心的事物。
  • 廬山:山名,位於江西省。
  • 嵯峨(cuó é):形容山勢高峻。

繙譯

眼看世間萬物都隨著時間流逝,道路有無數岔路,到処都是選擇。 想象你在官署中精神飽滿地坐著,手中不停地摩挲著文字。 白衣的隱士領著千峰醉意,黃菊在商量著九日的歌謠。 堯舜時代的賢明如同浮雲,不值一提,廬山的高峻又怎能與之相比。

賞析

這首詩通過對時間流逝和人生選擇的描繪,表達了詩人對世事無常的感慨。詩中“眼看百物隨時過,路有千岐到処多”展現了時間的無情和人生的複襍。後兩句則通過對比堯舜時代的賢明與廬山的高峻,表達了對古代賢君的懷唸以及對現實世界的超然態度。整首詩語言凝練,意境深遠,展現了詩人對世事的深刻洞察和超脫情懷。

陳獻章

明廣東新會人,字公甫,號石齋,晚號石翁,居白沙裏,學者稱白沙先生。正統十二年,兩赴禮部不第。從吳與弼講理學,居半年而歸。筑陽春臺,讀書靜坐,數年不出戶。入京至國子監,祭酒邢讓驚爲真儒復出。成化十九年授翰林檢討,乞終養歸。其學以靜爲主,教學者端坐澄心,於靜中養出端倪。蘭溪姜麟稱之爲“活孟子”。又工書畫,山居偶乏筆,束茅代之,遂自成一家,時呼爲茅筆字。畫多墨梅。有《白沙詩教解》、《白沙集》。 ► 2158篇诗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