和陳明佐花朝韻並懷其弟明瞻

劇飲何須問酒帘,望來天角月纖纖。 花朝暖入春容媚,柏葉濃分野興添。 布被夜增池草夢,葛巾時羨酒杯淹。 苔痕十日無人破,飛絮繁花宿雨沾。
拼音

所属合集

#花朝
(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,仅供参考。)

註釋

  • 劇飲:痛飲,大量飲酒。
  • 酒帘:酒店的招牌,用布綴於竿頭,懸在店門前,招引酒客。
  • 天角:天邊。
  • 月纖纖:形容月亮細小,彎彎的。
  • 花朝:花開的早晨,指春天。
  • 春容媚:春天的景色美麗動人。
  • 柏葉:指柏葉酒,一種用柏樹葉浸泡的酒,常在節日飲用。
  • 野興:在野外的興致。
  • 布被:布制的被子。
  • 池草夢:指夢中見到池邊的草,這裏可能暗指思鄉之情。
  • 葛巾:用葛布製成的頭巾,古代文人常戴。
  • 酒杯淹:指酒杯中的酒長時間未飲,比喻沉醉於酒中。
  • 苔痕:苔蘚的痕跡。
  • 飛絮:飄飛的柳絮。
  • 繁花:盛開的花朵。
  • 宿雨沾:隔夜的雨水沾溼。

翻譯

痛飲之時,何須尋找酒店的招牌,只需望向天邊,那彎彎的月亮便足以慰藉。 花開的早晨,春日的景色美麗動人,柏葉酒的濃郁增添了野外的興致。 布制的被子在夜晚增添了夢中池邊草的思鄉情,葛布頭巾時常羨慕那沉醉於酒杯中的時光。 十日來無人踏破的苔蘚痕跡,飄飛的柳絮和盛開的花朵都被隔夜的雨水沾溼。

賞析

這首作品描繪了春日花朝的景象,通過飲酒、賞月、觀花等細節,表達了詩人對自然美景的欣賞和對閒適生活的嚮往。詩中「劇飲何須問酒帘」展現了詩人的豪放不羈,「花朝暖入春容媚」則細膩地描繪了春天的美麗。後兩句通過對布被和葛巾的描寫,隱約透露出詩人的思鄉之情和對酒的沉醉。整首詩語言優美,意境深遠,表達了詩人對自然和生活的熱愛。

陳大猷

陳大猷,字鳴翊。南海人。彥際子。明世宗嘉靖三十七年(一五五八)舉人,明穆宗隆慶二年(一五六八)進士。官雲南副使。事見清道光《廣東通志》卷六九、卷七四。 ► 19篇诗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