楚雲臺呈世卿

三杯拈鐵篴,見月上瑤臺。 初弄山石裂,再轟仙鶴來。 夜闌試靜聽,曲罷仍遲迴。 何必楊州去,前村多美醅。
拼音 分享图 朗读
(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,仅供参考。)

註釋

  • (niān):用手指輕輕夾取。
  • 鐵篴 (tiě dí):鐵製的笛子。
  • 瑤臺 (yáo tái):神話中神仙居住的地方,比喻高雅的居所。
  • (nòng):演奏樂器。
  • (hōng):形容聲音大。
  • 遲迴 (chí huí):徘徊,不願離去。
  • 楊州 (yáng zhōu):地名,今江蘇揚州。
  • 美醅 (měi pēi):美酒。

翻譯

三杯酒後,我輕拈鐵笛,只見月光照耀着瑤臺。 起初吹奏,聲如山石崩裂,再次吹響,彷彿仙鶴飛來。 夜深人靜時試着靜靜聆聽,曲終人散,我仍徘徊不願離去。 何必要去楊州呢?前村就有許多美酒。

賞析

這首詩描繪了詩人在月夜下吹奏鐵笛的情景,通過「山石裂」和「仙鶴來」的比喻,生動地表現了笛聲的震撼與美妙。詩末提到「何必楊州去」,表達了詩人對當下美好時光的珍惜,以及對簡單生活的嚮往。整首詩語言簡練,意境深遠,展現了詩人超脫世俗、追求心靈自由的情懷。

陳獻章

明廣東新會人,字公甫,號石齋,晚號石翁,居白沙裏,學者稱白沙先生。正統十二年,兩赴禮部不第。從吳與弼講理學,居半年而歸。筑陽春臺,讀書靜坐,數年不出戶。入京至國子監,祭酒邢讓驚爲真儒復出。成化十九年授翰林檢討,乞終養歸。其學以靜爲主,教學者端坐澄心,於靜中養出端倪。蘭溪姜麟稱之爲“活孟子”。又工書畫,山居偶乏筆,束茅代之,遂自成一家,時呼爲茅筆字。畫多墨梅。有《白沙詩教解》、《白沙集》。 ► 2158篇诗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