江南曲

· 袁凱
江南好,流水中有鯉魚與雁鳧。汝出取魚與雁鳧,養我堂上姑。 姑今年老,鳴聲嗚嗚。聲嗚嗚,良可哀。生而不能養,死當何時回? 死而不回,嗚嗚良可哀。
拼音
(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,仅供参考。)

注釋

  • 鯉魚:一種常見的淡水魚,常用於食用。
  • 雁鳧:指野鴨,也是一種常見的野生水禽。
  • :這裡指丈夫的母親,即婆婆。
  • 嗚嗚:形容聲音低沉、哀怨。

繙譯

江南真是好地方,清澈的流水中有鯉魚和野鴨。你去捕捉鯉魚和野鴨,來供養我家的婆婆。 婆婆今年已經很老了,她的聲音低沉哀怨。這哀怨的聲音,真是讓人感到悲傷。活著的時候不能得到供養,死後又怎能再廻來呢? 死後不再廻來,這哀怨的聲音真是讓人感到無比的悲哀。

賞析

這首作品以江南的美景爲背景,通過對鯉魚和野鴨的描寫,引出了對家中年老婆婆的關懷與哀思。詩中“嗚嗚”聲的反複使用,加深了哀怨的氛圍,表達了作者對婆婆晚年生活狀況的深切同情和無奈。整首詩語言簡練,情感真摯,通過日常生活的細節展現了深厚的家庭情感和對長輩的敬愛。

袁凱

袁凱

袁凱,生卒年不詳,字景文,號海叟,明初詩人,以《白鷰》一詩負盛名,人稱袁白鷰。松江華亭(今上海市松江縣)人,洪武三年(公元1370年)任監察御史,後因事爲朱元璋所不滿,僞裝瘋癲,以病免職回家,終“以壽終”。著有《海叟集》四卷。 ► 284篇诗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