徐氏建華亭學詩

· 袁凱
渠渠新學,徐卿始作。 伊誰克完,季子仲寬。 維此新學,始亦甚隘。 爰斤爰構,以就於大。 其大維何,有門言言。 有堂軒軒,有廡騫鞬。 有階平平,高墉連連。 鑿池濺濺,樹木芊芊。 凡民之俊,其來如雲。 小心鞠躬,不軿以勤。 維昔玄聖,訓言斯明。 百工居肆,匪肆不成。 嗟嗟爾俊,亦既知止。 豈徒誦言,厥有微旨。 其旨維何,曰仁與義。 明明仁義,不遠甚邇。 爾求其方,先我孝悌。 維此孝悌,爲仁之始。 始於家邦,終於四海。 昔爲棫樸,今則楩櫧。 昔爲珷玞,今焉璠璵。 是蓄是儲,邦家之需。 嗟嗟爾俊,克就茲美。 誰其始之,徐氏父子。 徐氏父子,可謂曰賢。 我歌我詩,刻於學宮。 以告後人,以永其傳。
拼音
(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,仅供参考。)

註釋

  • 渠渠:形容建築高大寬敞的樣子。
  • 伊誰克完:誰能完成。
  • 季子仲寬:人名,可能是指徐卿的兒子。
  • 爰斤爰構:一邊砍伐木材,一邊建造。
  • 言言:形容門高大。
  • 軒軒:形容堂寬闊。
  • 騫鞬:形容廡(走廊)高聳。
  • 連連:形容連續不斷。
  • 濺濺:形容水聲。
  • 芊芊:形容樹木茂盛。
  • 軿以勤:勤勉不懈。
  • 玄聖:指孔子。
  • 百工居肆:各行各業的人在各自的崗位上。
  • 誦言:背誦經典。
  • 微旨:深奧的含義。
  • 璠璵:美玉。
  • 棫樸楩櫧:均爲樹木名,比喻從簡樸到華美。
  • 珷玞:石頭,比喻粗糙。
  • 蓄儲:儲備。
  • 克就茲美:能夠成就這樣的美事。

翻譯

這所宏偉的新學堂,是由徐卿最初建造的。誰能完成這項工程?是季子仲寬。這座新學堂起初也很狹小,一邊砍伐木材,一邊建造,逐漸擴大。它有多大呢?有高大的門,寬闊的堂,高聳的走廊,平坦的臺階,連綿的圍牆。還開鑿了水聲潺潺的池塘,種植了茂盛的樹木。所有來此的才俊,都如雲般聚集,他們小心鞠躬,勤勉不懈。

古時的聖人孔子,他的訓言非常明確。各行各業的人在各自的崗位上,不努力就無法成功。這些才俊們,也已經明白了這一點。他們不僅背誦經典,還理解其中的深奧含義。這些含義是什麼呢?就是仁和義。仁義並不遙遠,就在我們身邊。你們尋求方法,首先要學習孝悌。孝悌是仁的起點,從家庭和國家開始,最終影響到整個世界。

過去這裏像簡樸的樹木,現在變成了華美的建築。過去像粗糙的石頭,現在變成了美玉。這些儲備,是國家所需要的。這些才俊們,能夠成就這樣的美事。是誰開始的呢?是徐氏父子。徐氏父子,可以說是賢人。我歌頌這首詩,刻在學宮裏,用來告訴後人,讓它永遠流傳。

賞析

這首詩讚頌了徐氏父子建造學堂的功績,並強調了教育的重要性。通過對比學堂的今昔變化,詩人表達了教育能夠提升人的品質,進而影響社會的觀點。詩中運用了豐富的意象和生動的語言,展現了學堂的宏偉和才俊們的勤奮,體現了明代文人對教育的重視和對賢人的推崇。

袁凱

袁凱

袁凱,生卒年不詳,字景文,號海叟,明初詩人,以《白鷰》一詩負盛名,人稱袁白鷰。松江華亭(今上海市松江縣)人,洪武三年(公元1370年)任監察御史,後因事爲朱元璋所不滿,僞裝瘋癲,以病免職回家,終“以壽終”。著有《海叟集》四卷。 ► 284篇诗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