送曹生從師
白沙入泥沙自黑,蓬生麻中豈不直。
生子當置鄒魯間,禮義薰陶易成德。
三江雪花沒馬牛,曹生扣門言遠遊。
天地苦寒子何往,負笈從師清泖頭。
魯君爲儒我所知,規矩進退無差池。
座中弟子十餘輩,森森玉立多容儀。
子往拜之聽教誨,師嚴友親各從類。
一簣爲山古所聞,百川與海終相會。
他時還鄉拜庭闈,百年門戶頓光輝。
裏中父老皆稱歎,勝似蘇家相國歸。
拼音
(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,仅供参考。)
註釋
- 負笈:揹着書箱,指求學。
- 清泖:清澈的湖水,這裏可能指學府所在地。
- 規矩:行爲準則,這裏指儒家的禮儀規範。
- 差池:差錯,失誤。
- 一簣爲山:比喻積少成多,或指開始努力。
- 百川與海終相會:比喻無論多少努力,最終都會匯聚成大成就。
- 庭闈:指父母的居所,這裏代指家鄉。
- 蘇家相國:指蘇秦,戰國時期的著名縱橫家,曾任六國相國。
翻譯
白沙混入泥沙自然變黑,蓬草生長在麻中,怎能不直? 生兒育女應當安置在鄒魯之地,那裏禮義的薰陶容易培養出良好的品德。 三江之地雪花紛飛,連馬牛都看不見,曹生敲門說要遠行。 在這寒冷的天地間,你要去哪裏?原來是揹着書箱去清泖頭求學。 魯君作爲儒者我是知道的,他的行爲舉止沒有差錯。 座下有十多位弟子,個個玉立,儀態端莊。 你去拜見他,聽取教誨,老師嚴格,朋友親近,各自歸類。 積土成山,這是古人所聞,百川終將匯入大海。 將來你回到家鄉,拜訪父母,百年家族的門面頓時光輝。 鄉里的老人們都會讚歎,勝過蘇秦相國歸來。
賞析
這首詩是袁凱送別曹生從師的作品,通過比喻和描繪,表達了對曹生求學的鼓勵和對未來的美好祝願。詩中「白沙入泥沙自黑,蓬生麻中豈不直」寓意環境對人的影響,強調了良好的教育環境對個人成長的重要性。後文通過對魯君及其弟子的描述,展現了儒家學府的嚴謹和弟子們的風采。結尾處,詩人預見了曹生學成歸來的榮耀,以及家鄉父老的讚譽,充滿了對曹生未來的期待和祝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