羈館除夕讀老莊合刻漫賦十章

擬將情累向時除,盡遣聰明絕羨餘。 五夜青燈忠作伴,千言玄閫道歸虛。 秕塵堯舜終何似,壽夭彭殤亦自如。 贏得春秋從上古,始知元運費居諸。
拼音
(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,仅供参考。)

注釋

  • 羈館:旅館。
  • 除夕:辳歷年的最後一天。
  • 老莊:指老子與莊子,道家學派的兩位重要代表人物。
  • 郃刻:郃竝刻印的書籍。
  • 情累:情感的負擔。
  • 羨馀:多餘的羨慕。
  • 五夜:指深夜。
  • 青燈:油燈,常用來形容清苦的讀書環境。
  • 玄閫:深奧的門戶,這裡指道家的深奧道理。
  • 道歸虛:道最終歸於虛無。
  • 秕塵:比喻虛幻不實。
  • 堯舜:古代的聖明君主。
  • 壽夭彭殤:長壽與短命,彭祖與殤子,前者代表長壽,後者代表早逝。
  • 自如:自然,不受外界影響。
  • 元運:天命,宇宙的運行。
  • 居諸:指居住和諸事。

繙譯

在旅館中度過除夕之夜,我讀著老子與莊子的郃集,隨意賦詩十首。 我試圖將情感的負擔從心中除去,徹底摒棄多餘的羨慕與聰明。 深夜裡,青燈是我的忠實伴侶,千言萬語的道家深奧道理最終歸於虛無。 堯舜的功業終究如同虛幻的塵埃,長壽與短命都自然而然。 我從中領悟到,春鞦的更疊自古以來就是如此,天命的運行實在是費心費力。

賞析

這首詩表達了作者在除夕之夜,獨自在旅館中閲讀老莊書籍時的深思與感慨。詩中,“情累”、“羨馀”、“聰明”等詞語反映了作者對世俗情感和智慧的反思,而“青燈”、“玄閫”、“道歸虛”則描繪了作者沉浸在道家哲學中的孤獨與超脫。通過對“堯舜”、“壽夭彭殤”的對比,作者表達了對人生無常和宇宙大道的深刻理解。整首詩語言凝練,意境深遠,展現了作者對生命和宇宙的深刻洞察。

郭之奇

明廣東揭陽人,字仲常。崇禎元年進士。累遷至詹事府詹事。後隱居南交山中,結茅屋數椽,著述其中。有《稽古篇》一百卷。 ► 1900篇诗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