雪詩六首義取六出十九夜初聞雪

青帝甫相臨,閬風引朝駕。 幾行玉輅分,一片瑤輝射。 珠源萬斛傾,銀漢九天瀉。 偶同湘竹斑,獨使幽叢借。 鬆高意愈清,草細煙堪藉。 月洞轉嬋娟,星巖明曉夜。 如露久胚凝,爲冰初碾砑。 寒深欲閉陽,氣薄仍銷化。 始知太皞心,微許春光貰。 且從羣吠忙,豈令騷人罵。
拼音
(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,仅供参考。)

注釋

  • 青帝:古代神話中的五天帝之一,位於東方,主宰春季。
  • 甫相臨:剛剛降臨。
  • 閬風:古代傳說中的山名,神仙居住的地方。
  • 玉輅:古代天子或王侯所乘的華貴車輛。
  • 瑤煇:如玉般的光煇。
  • 珠源:比喻雪如珠子般晶瑩。
  • 銀漢:銀河。
  • 湘竹斑:湘竹上的斑點,比喻雪花的斑駁。
  • 幽叢:幽靜的草叢。
  • 嬋娟:美好的樣子,這裡形容月光。
  • 胚凝:凝結成胚。
  • 碾砑:碾壓,這裡形容冰的形成。
  • 太皞:古代神話中的東方之神,即青帝。
  • 春光貰:借來的春光。
  • 群吠:群狗的叫聲,比喻世俗的喧囂。
  • 騷人:詩人。

繙譯

青帝剛剛降臨,閬風引導著朝駕。幾行玉輅分開,一片瑤煇照射。珠源般的雪花萬斛傾瀉,銀河般的雪片九天傾瀉。偶然間如同湘竹上的斑點,獨使幽靜的草叢借得雪的潔白。松樹因雪而更顯高潔,草叢因雪而菸霧繚繞。月光洞中轉動著嬋娟,星巖在曉夜中明亮。如露水久凝成胚,爲冰初碾壓。寒冷深重欲閉陽氣,氣薄仍銷化。始知太皞心意,微許借來的春光。暫且隨群狗的忙碌,豈能讓詩人嘲笑。

賞析

這首作品以雪爲主題,通過豐富的意象和生動的比喻,描繪了雪的美麗和神秘。詩中“青帝甫相臨”等句,展現了雪的降臨如同神仙下凡般的莊嚴與神秘。而“珠源萬斛傾,銀漢九天瀉”則形象地描繪了雪花紛飛的壯觀景象。後文通過對松、草等自然景物的描繪,進一步以雪爲媒介,展現了自然的清新與生機。整首詩語言優美,意境深遠,表達了對雪的贊美和對自然的熱愛。

郭之奇

明廣東揭陽人,字仲常。崇禎元年進士。累遷至詹事府詹事。後隱居南交山中,結茅屋數椽,著述其中。有《稽古篇》一百卷。 ► 1900篇诗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