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,仅供参考。)
註釋
- 伯夷:古代賢人,商朝末年人,因不滿周武王伐紂,與弟叔齊隱居首陽山,不食周粟而死。
- 叩馬:指伯夷和叔齊在首陽山叩馬而死的故事,象徵堅守節操。
- 石室:指隱居的地方,這裏比喻伯夷和叔齊的隱居生活。
- 殷憂:深切的憂慮。
- 五湖:泛指江湖,這裏指范蠡隱居的地方。
- 鴟夷:范蠡的別號,他幫助越王勾踐滅吳後,隱居江湖,改名鴟夷子皮。
- 扁舟:小船,這裏指范蠡隱居時所乘的小船。
- 夙期:早有的約定或期望。
翻譯
伯夷的憂慮在石室中能持續多久呢?五湖四海中,人們長久地傳頌着范蠡(鴟夷)的故事。 在失意之時,應該及時回頭,早早地在扁舟上定下我們早有的約定。
賞析
這首詩通過對比伯夷的堅守和范蠡的隱退,表達了作者對於人生選擇和時機的思考。詩中「石室殷憂能幾時」一句,既表達了對伯夷堅守節操的敬意,也隱含了對這種堅守的疑問和反思。而「五湖千載誦鴟夷」則展現了范蠡智慧的選擇和深遠的影響。最後兩句「要從失意催回首,早向扁舟訂夙期」則是作者對讀者的勸誡,提醒人們在失意時應及時調整方向,遵循內心的早有約定,尋找新的生活道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