雪詩六首義取六出十九夜初聞雪

憶昔煙水舟,冷豔飛寒翼。 風絮舞空來,江花豈盡極。 昨疑雒浦神,解佩凌波拭。 或是鮫人珠,持綃沾曉臆。 如練復如絲,瀟湘裙幾幅。 娥娥出素顏,皎皎光南國。 人居白玉樓,心貯冰壺側。 霜浮雲外峯,粉墜千林飾。 何年物象移,幾度狼烽塞。 回首一悽然,江山寧舊色。
拼音
(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,仅供参考。)

注釋

  • 雒浦神:指洛水女神,即洛神。
  • 鮫人珠:傳說中鮫人所泣之珠,比喻雪珠。
  • 瀟湘裙:比喻雪如湘水女神的裙裾。
  • 娥娥:形容女子美好的樣子。
  • 冰壺:比喻清澈透明的心境。
  • 狼烽:古代邊防報警的菸火。

繙譯

廻憶往昔在菸霧繚繞的水上舟行,寒冷中豔麗的飛雪如同寒翼。風中的絮花在空中舞動,江邊的花朵也難以比擬其極致之美。

昨夜我懷疑是洛水女神,解下珮飾在波光中輕輕擦拭。又或者是鮫人所泣的珍珠,持著薄綃沾溼了清晨的胸臆。

雪如練又如絲,像是瀟湘女神的幾幅裙裾。美麗的女子露出素淨的容顔,皎潔的光煇照耀著南國。

人們居住在白玉般的樓閣中,心中貯藏著清澈透明的冰壺。霜花浮現在雲外的山峰,粉妝點綴了千林萬木。

不知何時自然景象發生了變化,幾度邊塞的狼菸烽火。廻首往事,心中一陣淒然,江山是否還是舊時的顔色。

賞析

這首作品以雪爲題材,通過豐富的想象和比喻,描繪了雪的美麗和神秘。詩中運用了洛神、鮫人珠等神話元素,增強了詩歌的意境和藝術感染力。同時,通過對雪景的細膩描繪,表達了詩人對自然美景的贊美和對時光流轉的感慨。整首詩語言優美,意境深遠,展現了詩人高超的藝術造詣。

郭之奇

明廣東揭陽人,字仲常。崇禎元年進士。累遷至詹事府詹事。後隱居南交山中,結茅屋數椽,著述其中。有《稽古篇》一百卷。 ► 1900篇诗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