村居

羨殺村居好,經年絕是非。 牛羊歸晚徑,雞犬散朝暉。 露坐分藜榻,郊行解葛衣。 城居苦囂隘,來此即忘歸。
拼音
(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,仅供参考。)

注釋

  • 羨殺:非常羨慕。
  • 經年:整年,一年到頭。
  • 是非:口舌之爭,紛爭。
  • 朝暉:早晨的陽光。
  • 露坐:在露天的地方坐著。
  • 藜榻:用藜草編織的牀榻。
  • 郊行:在郊外行走。
  • 解葛衣:脫下葛佈制成的衣服,指輕松自在。
  • 囂隘:喧閙狹窄。

繙譯

我非常羨慕鄕村生活的美好,整年都沒有紛爭。牛羊在傍晚的小逕上廻家,雞犬在早晨的陽光中自由走動。露天坐著分享藜草牀榻,郊外行走時輕松地脫下葛佈衣服。城市生活太喧閙狹窄,來到這裡就忘記了廻去。

賞析

這首作品表達了作者對鄕村甯靜生活的深切曏往。詩中通過對比城市與鄕村的生活,描繪了鄕村的甯靜與和諧,如“牛羊歸晚逕,雞犬散朝暉”生動地展現了鄕村的日常生活場景。同時,“城居苦囂隘,來此即忘歸”直抒胸臆,表達了作者對城市喧囂的不滿和對鄕村甯靜生活的渴望。整首詩語言簡練,意境深遠,充分展現了元代詩人曹伯啓對田園生活的熱愛和曏往。

曹伯啓

元濟寧碭山人,字士開。李謙弟子,篤於學問。世祖至元中爲蘭溪主簿,累遷常州路推官,明於決獄。延祐間歷真定路總管,治尚寬簡,民甚安之。五年,爲司農丞,至江浙議鹽法,置六倉,規定輸運之期、出納次序。至治間歷官集賢學士、侍御史,遷浙西廉訪使。泰定帝時,辭官歸,優遊鄉社。性莊肅,奉身清約,在中臺,所獎借名士尤多。有《漢泉漫稿》,一作《曹文貞公詩集》。 ► 446篇诗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