次韻劉宗保秋懷二首

· 陳鎰
溪上青山抱郭回,濛濛煙雨暗樓臺。 平原日暮牛羊返,遠路風高鴻雁來。 斷續砧聲何處響,淒涼菊蕊爲誰開。 知君獨抱憂時苦,我亦深同杜老衰。
拼音
(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,仅供参考。)

註釋

  • 次韻:依照別人詩作的原韻作詩。
  • 抱郭:環繞城郭。
  • 濛濛:形容雨點細小。
  • 砧聲:搗衣聲,古代婦女常在秋天搗洗寒衣以寄遠。
  • 杜老衰:指杜甫的晚年,這裏比喻作者自己也感到衰老。

翻譯

溪邊的青山環繞着城郭蜿蜒迴轉,細雨濛濛中樓臺若隱若現。平原上的傍晚,牛羊緩緩歸家,遠方的路上,風聲高亢,鴻雁南飛。斷斷續續的搗衣聲不知從何處傳來,淒涼的菊花又爲誰而開。我知道你獨自懷抱着憂國憂民的苦悶,我也深深感受到如同杜甫晚年般的衰弱。

賞析

這首作品以秋景爲背景,通過對自然景象的細膩描繪,表達了詩人對時局的憂慮和個人的衰老之感。詩中「溪上青山」、「濛濛煙雨」等意象,營造出一種朦朧而悽美的氛圍,而「平原日暮牛羊返」、「遠路風高鴻雁來」則進一步以動物的歸宿和遷徙,隱喻了人的離愁別緒。後兩句直接抒發了詩人對時局的憂慮,以及對自己衰老的感慨,情感深沉,意境悠遠。

陳鎰

陳鎰

元處州麗水人,字伯銖。嘗官松陽教授。後築室午溪上,榜曰菉猗,因以午溪爲集名。工詩。 ► 461篇诗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