衡山福嚴寺二十三題爲梓上人賦般若寺

· 張翥
兩公俱古佛,遺蹟在新亭。 塔寺疑神造,山川本地靈。 峯秋陽雁斷,潭暮雨龍腥。 老宿忘言久,閒拋案上經。
拼音
(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,仅供参考。)

註釋

  • 衡山:位於湖南省,是中國五嶽之一。
  • 福嚴寺:位於衡山,是一座歷史悠久的佛教寺廟。
  • 般若:佛教術語,意爲「智慧」。
  • 新亭:指新建或新修的亭子。
  • 塔寺:指寺廟中的塔。
  • 地靈:指土地的神靈,也指地方的靈氣。
  • 峯秋陽雁斷:形容秋天山峯上陽光下的雁羣飛過,景象斷斷續續。
  • 潭暮雨龍腥:形容傍晚時分,潭水在雨中似乎帶有龍的氣息。
  • 老宿:指年老的僧人。
  • 忘言:指達到一種超脫言語的境界。
  • 閒拋案上經:隨意地將經書放在案上,不再研讀。

翻譯

兩位古代的佛,他們的遺蹟留存在這座新建的亭子中。寺廟的塔彷彿是神明所造,山川之間自然蘊含着靈氣。秋天的山峯上,陽光下的雁羣飛過,景象斷斷續續;傍晚時分,潭水在雨中似乎帶有龍的氣息。年老的僧人已經達到了超脫言語的境界,隨意地將經書放在案上,不再研讀。

賞析

這首作品描繪了衡山福嚴寺的靜謐與超脫,通過對古佛遺蹟、塔寺、山川的描繪,展現了寺廟的神祕與莊嚴。詩中「峯秋陽雁斷,潭暮雨龍腥」一句,以自然景象的細膩描繪,傳達了時間的流逝與自然的神祕。結尾處「老宿忘言久,閒拋案上經」則深刻表現了僧人超脫世俗、追求精神境界的寧靜與自在。整首詩語言凝練,意境深遠,表達了對佛教文化的敬仰與對超脫境界的嚮往。

張翥

元晉寧人,字仲舉,號蛻庵。豪放不羈,好蹴鞠,喜音樂。少時家居江南,從學於李存、仇遠,以詩文名。順帝至正初,召爲國子助教,尋退居。修遼金元三史,起爲翰林編修,史成,升禮儀院判官。累遷河南平章政事,以翰林承旨致仕。爲詩格調甚高,詞尤婉麗風流。有《蛻庵集》。 ► 830篇诗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