病痁

· 張翥
炎火寒冰忽暗投,肺腸日與藥爲謀。 擬尋畫史圖獅子,安得詩人詠髑髏。 月色自如閒度夜,蟲聲無賴亂吟秋。 便當一起幽憂疾,濯發西風萬里流。
拼音
(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,仅供参考。)

註釋

  • 病痁(shān):指瘧疾。
  • 炎火寒冰:比喻瘧疾的寒熱交替症狀。
  • 暗投:比喻疾病突然來臨。
  • 肺腸:比喻內心。
  • 日與藥爲謀:形容整天與藥物打交道,依賴藥物。
  • 畫史:畫家。
  • 圖獅子:畫獅子,這裏指畫作。
  • 髑髏(dú lóu):骷髏。
  • 月色自如:月亮的光輝依舊,不受影響。
  • 閒度夜:悠閒地度過夜晚。
  • 蟲聲無賴:蟲鳴聲無規律,令人煩惱。
  • 亂吟秋:秋蟲的鳴叫雜亂無章。
  • 幽憂疾:深藏的憂愁和疾病。
  • 濯發西風:在西風中洗髮,比喻尋求解脫。
  • 萬里流:比喻心情的遠大和自由。

翻譯

疾病如炎火與寒冰突然襲來,我的內心每天都在與藥物爲伴。 本想請畫家來畫一幅獅子圖,又怎能讓詩人來歌頌這病中的骷髏。 月色依舊,我悠閒地度過這夜晚,蟲鳴聲無序,擾亂了秋日的寧靜。 我寧願將這深藏的憂愁和疾病一起拋開,讓西風洗去我的煩惱,讓心靈如萬里長河般自由流淌。

賞析

這首作品描繪了病中的心境和對自由的嚮往。通過「炎火寒冰」的比喻,生動地表達了瘧疾帶來的痛苦。詩中「月色自如」與「蟲聲無賴」形成對比,一方面表現了自然的恆常與寧靜,另一方面則突顯了病中的煩躁不安。結尾的「濯發西風萬里流」則是對解脫和自由的渴望,展現了詩人即使在病中也不失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和追求。

張翥

元晉寧人,字仲舉,號蛻庵。豪放不羈,好蹴鞠,喜音樂。少時家居江南,從學於李存、仇遠,以詩文名。順帝至正初,召爲國子助教,尋退居。修遼金元三史,起爲翰林編修,史成,升禮儀院判官。累遷河南平章政事,以翰林承旨致仕。爲詩格調甚高,詞尤婉麗風流。有《蛻庵集》。 ► 830篇诗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