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秋張外史招賞月失約賦以謝之

· 張翥
明月中天霧氣消,酒醒涼思正飄飄。 星河不動秋空闊,鐘鼓無聲夜寂寥。 露下遠山皆落木,風來滄海欲生潮。 仙家玩事無緣到,虛負瓊樓聽玉簫。
拼音
(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,仅供参考。)

註釋

  • 飄飄:形容思緒飛揚,心神不定。
  • 星河:銀河。
  • 鐘鼓:古代的樂器,這裏指夜晚的寧靜,沒有鐘鼓聲。
  • 寂寥:寂靜空曠。
  • 露下:露水降落。
  • 落木:落葉。
  • 滄海:大海。
  • 生潮:漲潮。
  • 仙家玩事:指仙人般的娛樂活動。
  • 虛負:白白地辜負。
  • 瓊樓:華美的樓閣,常用來形容仙境中的建築。
  • 玉簫:玉製的簫,常用來形容美妙的音樂。

翻譯

明亮的月亮高懸天空,霧氣已經消散,酒醒後我的思緒飄飄然。銀河靜靜地掛在寬闊的秋空,夜晚寂靜無聲,沒有鐘鼓的響動。露水降落在遠山,落葉紛紛,風從大海吹來,似乎預示着潮水的上漲。仙人般的娛樂活動我無緣參與,白白地辜負了在這華美的樓閣中聆聽玉簫的機會。

賞析

這首詩描繪了一箇中秋夜晚的景象,通過明亮的月亮、靜謐的星空、無聲的夜晚等自然元素,表達了詩人內心的孤寂和對仙境般生活的嚮往。詩中「星河不動秋空闊,鐘鼓無聲夜寂寥」一句,以對比手法突出了夜晚的寧靜和詩人的孤獨感。結尾的「虛負瓊樓聽玉簫」則流露出詩人對未能參與仙家玩事的遺憾,以及對美好事物的渴望和留戀。整首詩語言凝練,意境深遠,情感細膩,展現了詩人高超的藝術表現力。

張翥

元晉寧人,字仲舉,號蛻庵。豪放不羈,好蹴鞠,喜音樂。少時家居江南,從學於李存、仇遠,以詩文名。順帝至正初,召爲國子助教,尋退居。修遼金元三史,起爲翰林編修,史成,升禮儀院判官。累遷河南平章政事,以翰林承旨致仕。爲詩格調甚高,詞尤婉麗風流。有《蛻庵集》。 ► 830篇诗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