所属合集
(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,仅供参考。)
註釋
- 涇陽:地名,位於今陝西省。
- 述懷:表達自己的情懷。
- 博望侯:指漢代張騫,因出使西域有功被封爲博望侯。
- 子長遊:指司馬遷(字子長)的遊歷,他曾遊歷各地,收集史料。
- 涇清渭濁:涇河水清,渭河水濁,兩者交匯處清濁分明,常用來比喻事物的差異。
- 物換星移:形容時間的流逝和世事的變遷。
- 志未酬:志向未能實現。
- 隴月:指隴山的月亮,隴山位於陝西和甘肅交界處。
- 徵雁:指南遷的大雁。
- 金天飛露:形容秋天的景象,金天指秋天,飛露指秋露。
- 候蟲:指秋蟲。
- 塵緣:指世俗的牽絆。
- 袞袞:形容衆多、紛繁。
- 書生:指讀書人,這裏指作者自己。
- 易白頭:容易變老,指時光易逝。
翻譯
晚年難以期望成爲像博望侯張騫那樣的人物,我寧願選擇像司馬遷那樣遊歷四方。涇河清澈,渭河渾濁,它們的源頭有何不同?世事變遷,我的志向還未實現。隴山的月亮照耀着人,徵雁在黎明時分啓程,秋天金色的天空下,露水飛濺,候蟲鳴叫。塵世的牽絆繁多,從古至今都是如此,只有讀書人容易隨着時間而老去。
賞析
這首作品表達了作者對晚年的感慨和對遊歷生活的嚮往。詩中,「涇清渭濁」象徵着世事的複雜與差異,而「物換星移志未酬」則抒發了作者對時光流逝、志向未遂的無奈。通過描繪隴月、徵雁、金天飛露等秋景,進一步烘托出作者內心的孤寂與滄桑。最後,作者以「塵緣袞袞今猶古,唯有書生易白頭」作結,深刻反映了讀書人在紛繁世事中的無奈與易老。整首詩語言凝練,意境深遠,表達了作者對人生境遇的深刻感悟。
曹伯啓
元濟寧碭山人,字士開。李謙弟子,篤於學問。世祖至元中爲蘭溪主簿,累遷常州路推官,明於決獄。延祐間歷真定路總管,治尚寬簡,民甚安之。五年,爲司農丞,至江浙議鹽法,置六倉,規定輸運之期、出納次序。至治間歷官集賢學士、侍御史,遷浙西廉訪使。泰定帝時,辭官歸,優遊鄉社。性莊肅,奉身清約,在中臺,所獎借名士尤多。有《漢泉漫稿》,一作《曹文貞公詩集》。
► 446篇诗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