題趙文敏公木石有先師題於上
吳興筆法妙天下,人藏片楮無遺者。
南陽詩律動江湖,一篇纔出人爭寫。
二老風流傾一時,只今傳畫仍傳詩。
清涵月露秋見影,黑入雷雨寒無姿。
仇山黃鶴去不返,苕溪鷗波歲俱晚。
好呼鐵爪夜錚錚,刻向青珉照人眼。
拼音
(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,仅供参考。)
註釋
- 趙文敏公:即趙孟頫,元代著名書畫家,諡號文敏。
- 片楮:指紙張。楮(chǔ),樹名,古代常用其皮製紙。
- 南陽詩律:指趙孟頫的詩作。南陽,趙孟頫的籍貫。
- 江湖:泛指四方各地。
- 二老:指趙孟頫和黃鶴山人王蒙,兩人皆爲元代著名畫家。
- 傾一時:指在某一時期內極爲流行或受推崇。
- 月露:月光和露水,常用來形容清冷的夜晚。
- 雷雨:雷鳴和雨落,形容天氣惡劣。
- 仇山:指黃鶴山,王蒙的隱居地。
- 苕溪:水名,流經趙孟頫的故鄉吳興。
- 鷗波:指水波,也指隱居生活。
- 鐵爪:形容刻刀的鋒利。
- 青珉:青色的玉石,這裏指石碑或石刻。
翻譯
吳興的趙孟頫筆法精妙,天下聞名,人們珍藏他的書畫,連一張紙都不願遺失。 他的詩作如同南陽的律詩,傳遍江湖,一經問世,人們爭相抄寫。 兩位老藝術家的風采一時無兩,至今他們的畫作和詩篇仍被傳頌。 在清冷的月光和露水中,畫中的木石顯得格外清晰;而在雷雨交加的寒夜,它們又失去了色彩。 黃鶴山人王蒙已逝,不再歸來,苕溪的水波和隱逸的生活也隨着歲月漸晚。 願能召喚出錚錚作響的鐵爪,將這些畫作刻在青珉之上,讓世人都能一睹其風采。
賞析
這首作品讚美了元代書畫家趙孟頫的卓越藝術成就及其深遠影響。詩中通過「吳興筆法妙天下」和「南陽詩律動江湖」等句,展現了趙孟頫書畫和詩作的非凡魅力。後文通過對「二老風流」的緬懷,以及對「月露」與「雷雨」中畫作不同風貌的描繪,傳達了對趙孟頫藝術遺產的珍視和傳承的願望。結尾的「好呼鐵爪夜錚錚,刻向青珉照人眼」則寄託了將這份藝術瑰寶永久保存的深切期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