草堂爲胡晉仲題

· 張翥
姑孰城中林壑奇,幽人愛此結茅茨。 垂窗已著盧鴻畫,繞壁惟書杜甫詩。 花氣晴薰燒酒火,潮痕晚上釣魚絲。 數椽有此真堪隱,不待山靈重勒移。
拼音
(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,仅供参考。)

註釋

  • 姑孰:地名,今安徽當塗縣。
  • 林壑:山林與澗谷,借指隱居之地。
  • 幽人:隱士。
  • 茅茨:茅草屋頂,也指茅屋。
  • 盧鴻:唐代畫家,以山水畫著稱。
  • 杜甫詩:唐代詩人杜甫的詩作。
  • 燒酒:指釀酒或煮酒。
  • 潮痕:潮水退後留在岸邊的痕跡。
  • :椽子,屋頂的木條,這裏指房屋。
  • 山靈:山神。
  • 勒移:指山神勒令遷移,古時傳說山神有權力讓隱士遷移。

翻譯

在姑孰城中的山林澗谷景色奇美,一位隱士喜愛這裏,便在此搭建了茅屋。窗戶上掛着盧鴻的山水畫,四周牆壁上則寫滿了杜甫的詩句。晴朗的日子裏,花香與燒酒的香氣交織,潮水退去後,釣魚絲上留下了潮痕。有這樣幾間房屋,真的適合隱居,不需要山神來命令遷移。

賞析

這首作品描繪了一幅幽靜的隱居生活圖景,通過「姑孰城中林壑奇」和「幽人愛此結茅茨」展現了隱士對自然美景的嚮往和選擇。詩中「盧鴻畫」與「杜甫詩」的並置,不僅體現了隱士的文化品味,也映射出其內心的寧靜與超脫。後兩句通過對日常生活的細膩描寫,如「花氣晴薰燒酒火」和「潮痕晚上釣魚絲」,進一步以自然景物的和諧來象徵隱士生活的恬淡與自足。結尾的「不待山靈重勒移」則表達了隱士對隱居生活的堅定與滿足,無需外界的認可或干預。整首詩語言簡練,意境深遠,表達了詩人對隱逸生活的嚮往和讚美。

張翥

元晉寧人,字仲舉,號蛻庵。豪放不羈,好蹴鞠,喜音樂。少時家居江南,從學於李存、仇遠,以詩文名。順帝至正初,召爲國子助教,尋退居。修遼金元三史,起爲翰林編修,史成,升禮儀院判官。累遷河南平章政事,以翰林承旨致仕。爲詩格調甚高,詞尤婉麗風流。有《蛻庵集》。 ► 830篇诗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