題遠碧樓

· 張翥
江上樓居景自清,闌干朝暮傍陰晴。 數峯殘雨雲間溼,一水斜陽島外明。 樹隔釣歌分浦出,風移帆影近窗行。 綵衣白髮宜春酒,更喜田園樂事成。
拼音
(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,仅供参考。)

註釋

  • 闌干:欄杆。
  • :靠近,臨近。
  • 一水:一條河流。
  • 帆影:帆船的影子。
  • 綵衣:彩色的衣服,這裏指穿着華麗衣服的人。
  • 白髮:指老年人。
  • 宜春酒:適合春天的酒,指春酒。
  • 樂事成:快樂的事情得以實現。

翻譯

我居住在江邊的樓上,景色自然清新,欄杆隨着朝夕的陰晴變換而變化。幾座山峯在殘雨中,雲霧間顯得溼潤,一條河流在斜陽下,島嶼之外顯得明亮。樹影隔開了漁歌,從水邊傳來,風帶着帆船的影子,靠近窗戶緩緩行進。穿着彩色衣服的老人在春天裏享受着美酒,更高興的是田園生活的樂趣得以實現。

賞析

這首作品描繪了江邊樓居的寧靜與美麗。通過細膩的筆觸,詩人將自然景色與人文情感融爲一體,展現了田園生活的恬淡與滿足。詩中「江上樓居景自清」一句,即點明瞭居所的清幽,又暗示了詩人內心的寧靜。後文通過對自然景色的細緻描繪,如「數峯殘雨雲間溼」、「一水斜陽島外明」,進一步強化了這種清幽與寧靜的氛圍。最後兩句則通過描繪老人穿着綵衣享受春酒的場景,表達了詩人對田園生活的嚮往與滿足。

張翥

元晉寧人,字仲舉,號蛻庵。豪放不羈,好蹴鞠,喜音樂。少時家居江南,從學於李存、仇遠,以詩文名。順帝至正初,召爲國子助教,尋退居。修遼金元三史,起爲翰林編修,史成,升禮儀院判官。累遷河南平章政事,以翰林承旨致仕。爲詩格調甚高,詞尤婉麗風流。有《蛻庵集》。 ► 830篇诗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