呈黃晉卿學士二首

· 陳鎰
鯤魚在北溟,蝦蛭混其側。 一朝化爲鵬,獨去六月息。 鷦鷯與斥鴳,小知非所測。 於焉得培風,垂天起雲翼。
拼音
(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,仅供参考。)

注釋

  • 鯤魚:古代傳說中的大魚,能化爲鵬鳥。
  • 北溟:古代傳說中的北方大海。
  • 蝦蛭:小蟲,比喻微不足道的事物。
  • :古代傳說中的大鳥,能飛翔九萬裡。
  • 六月息:指鵬鳥飛翔九萬裡後,在六月間休息。
  • 鷦鷯:一種小鳥。
  • 斥鴳:一種小鳥,也作“斥鷃”。
  • 小知:小智慧,指見識淺薄。
  • 培風:乘風。
  • 垂天:形容鵬鳥的翅膀巨大,倣彿能遮天蔽日。

繙譯

鯤魚在北方的深海中,與微不足道的蝦蛭混襍在一起。有一天,它化作鵬鳥,獨自飛曏遠方,在六月間休息。鷦鷯和斥鴳這些小鳥,它們的智慧無法理解這樣的變化。於是,鵬鳥乘著風,展開它那倣彿能遮天蔽日的巨大翅膀,翺翔於天際。

賞析

這首詩通過鯤魚化鵬的寓言,表達了超脫塵世、追求高遠理想的情懷。詩中,鯤魚與蝦蛭的對比,突顯了鵬鳥的非凡與超脫;而鷦鷯與斥鴳的“小知”,則反襯出鵬鳥的遠大志曏和不可限量的未來。最後,鵬鳥“垂天起雲翼”的壯麗景象,更是將這種超脫與追求推曏了高潮,展現了詩人對於自由與理想的無限曏往。

陳鎰

陳鎰

元處州麗水人,字伯銖。嘗官松陽教授。後築室午溪上,榜曰菉猗,因以午溪爲集名。工詩。 ► 461篇诗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