採蕨歌
朝採蕨,南山側。暮採蕨,北山北。穿雲伐石飛星裂,手腳凍皴腰欲折。
紫芽初長粉如脂,瘦根蟠屈蛟蛇結。吞聲出門腹已飢,猿啼風擺藤蘿衣。
長鑱短笠日將暮,攀援垠堮何當歸。朝採蕨,暮採蕨,東鄰老翁更悽惻。
抱蕨轉死長鬆根,妻子眼穿淚成血。情知世亂百憂煎,得歸茅屋心懸懸。
癡兒啼怒炊煙晚,打門又索軍需錢。君不見將軍擁旌節,紅樓夜醉梨花月。
拼音
(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,仅供参考。)
註釋
- 蕨(jué):一種野生植物,嫩葉可食用。
- 皴(cūn):皮膚因寒冷或乾燥而裂開。
- 蟠屈:彎曲纏繞。
- 長鑱(chán):一種長柄的挖掘工具。
- 垠堮(yín è):山崖的邊緣。
- 悽惻:悲傷,悲痛。
- 癡兒:愚笨的孩子,這裏指作者的孩子。
- 擁旌節:手持旌旗和節杖,指軍隊的將領。
翻譯
早晨在南山邊採蕨,晚上在北山北採蕨。穿越雲霧,敲擊石頭,星光似乎都要裂開,手腳因寒冷而裂開,腰幾乎要折斷。 紫色的嫩芽初長,像塗了脂粉,瘦弱的根部像蛟蛇一樣彎曲纏繞。默默地出門,肚子已經餓得不行,猿猴的啼叫和風吹動藤蘿的聲音交織。 太陽快要落山,帶着長鑱和短笠,攀爬在山崖邊緣,何時才能回家?早晨採蕨,晚上採蕨,東鄰的老翁更加悲傷。 抱着蕨死在長松樹根下,妻子和孩子的眼睛因淚水而乾涸,血淚成河。明知世道混亂,百般憂愁煎熬,回到茅屋中心情依舊忐忑。 愚笨的孩子在哭泣,炊煙升起時已晚,門外又有人來索要軍需錢。你沒看見將軍手持旌旗和節杖,紅樓中夜醉在梨花月下。
賞析
這首作品描繪了元代農民艱苦的生活狀況,通過採蕨這一日常勞作,展現了他們在惡劣環境下的艱辛與無奈。詩中「穿雲伐石飛星裂」等句,生動地描繪了採蕨的艱難,而「妻子眼穿淚成血」則深刻反映了家庭的悲慘境遇。結尾對比將軍的奢華生活,突顯了社會的不公與民生的疾苦,表達了作者對當時社會現實的深刻批判和對普通百姓深切的同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