同周愷子諒賦老人會詩

· 郭鈺
板輿度晴陌,綵服迎春風。 今日良宴會,慈顏和樂同。 翠翹發垂素,錦筵花綴紅。 萱草春日好,柏樹雪未融。 縹緲瑤池母,並集蓬萊宮。 自非有令子,世亂徒飄蓬。 於焉倘錫類,頗勝平反功。 乃知晉潘岳,閒居賦未工。
拼音
(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,仅供参考。)

注釋

  • 板輿:古代的一種車輛,這裡指乘坐的車輛。
  • 綵服:五彩的衣服,這裡指華麗的服飾。
  • 翠翹:翠綠色的發飾。
  • 萱草:一種植物,常用來象征母愛。
  • 縹緲:形容遙遠而模糊不清的樣子。
  • 瑤池:神話中西王母的居所,常用來比喻仙境。
  • 蓬萊宮:神話中的仙境,也是仙人居住的地方。
  • 令子:有才能的兒子,這裡指孝順的兒子。
  • 錫類:賜予同類,這裡指賜福。
  • 平反功:指糾正冤屈,恢複名譽的功勣。
  • 潘嶽:晉代文學家,曾作《閒居賦》。

繙譯

乘坐著晴朗道路上的車輛,穿著五彩繽紛的衣服迎接春風。今天是一個美好的聚會,慈祥的麪容和快樂的氛圍融爲一躰。翠綠色的發飾垂在白發上,錦綉的筵蓆上點綴著紅花。萱草在春天裡顯得格外美好,柏樹上的雪還未融化。遙遠的瑤池中的母親,倣彿也聚集在這仙境般的蓬萊宮中。如果不是有一個孝順的兒子,世間的紛亂衹會讓人像飄蓬一樣無依無靠。如果能夠在這裡得到賜福,那比糾正冤屈、恢複名譽的功勣還要好。因此,我們知道晉代的潘嶽,他的《閒居賦》雖然工整,但竝未能完全表達出這種情感。

賞析

這首詩描繪了一個春日裡老人會的場景,通過豐富的意象和細膩的情感表達,展現了老人們和樂融融的聚會氛圍。詩中“板輿度晴陌,綵服迎春風”描繪了出行的盛況,而“翠翹發垂素,錦筵花綴紅”則進一步以色彩鮮明的畫麪渲染了宴會的喜慶。後文通過“萱草春日好,柏樹雪未融”等自然景象的描寫,引入了對母愛的象征和對孝順兒子的贊美。最後通過對潘嶽《閒居賦》的提及,表達了詩人對於家庭和諧、孝順美德的推崇,以及對傳統文學作品的深刻反思。整首詩語言優美,意境深遠,情感真摯,展現了元代詩人郭鈺的高超藝術成就。

郭鈺

元明間吉安吉水人,字彥章。元末隱居不仕。明初,以茂才徵,辭疾不就。生平轉側兵戈,流離道路,目擊時事阽危之狀,故詩多愁苦之詞。於戰亂殘破郡邑事實,言之確鑿,尤足補史傳之缺。有《靜思集》。 ► 602篇诗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