打毬

錦繡衣分上下朋,畫門雙柱聳亭亭。 半空綵仗翻殘月,一點緋毬迸落星。 翠柳小廳喧鼓吹,玉鞭驕馬蹙雷霆。 少年得意風流事,可勝書生對夜螢。
拼音 分享图 朗读
(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,仅供参考。)

註釋

  • 打毬(dǎ qiú):古代的一種球類運動,類似於現代的馬球。
  • 錦繡衣:華麗的衣服,這裏指參賽者穿着華麗的服飾。
  • 上下朋:指比賽雙方,上朋和下朋。
  • 畫門雙柱:指球門的兩個柱子,裝飾精美。
  • 亭亭:形容柱子高聳直立的樣子。
  • 半空綵仗:半空中揮舞的彩色球杖。
  • 殘月:指球杖揮舞時劃出的弧線,如同殘月。
  • 緋毬(fēi qiú):紅色的球。
  • 迸落星:形容球飛快地彈跳,如同流星劃過。
  • 翠柳小廳:指比賽場地的周圍環境,有翠綠的柳樹和小亭子。
  • 喧鼓吹:鼓聲和吹奏聲喧囂。
  • 玉鞭驕馬:騎着駿馬,手持玉製鞭子。
  • 蹙雷霆(cù léi tíng):形容馬蹄聲如雷霆般響亮。
  • 風流事:指精彩的活動或比賽。
  • 對夜螢:指書生夜晚讀書時,對着螢火蟲的微光。

翻譯

華麗的衣服區分了比賽的雙方,球門的兩個精美柱子高聳直立。 半空中揮舞的彩色球杖劃出殘月的弧線,紅色的球飛快彈跳如同流星劃過。 翠綠的柳樹和小亭子旁,鼓聲和吹奏聲喧囂,騎着駿馬手持玉鞭,馬蹄聲如雷霆般響亮。 少年們得意於這精彩的比賽,相比之下,書生夜晚對着螢火蟲的微光讀書顯得無趣。

賞析

這首作品描繪了古代打毬比賽的盛況,通過生動的意象和鮮明的對比,展現了比賽的激烈和少年們的豪情。詩中「錦繡衣」、「畫門雙柱」等詞描繪了比賽的華麗場面,「半空綵仗」、「緋毬迸落星」則生動地表現了比賽的動態美。最後兩句通過對比,突出了少年們參與比賽的樂趣,與書生孤獨的夜讀形成鮮明對比,表達了作者對青春活力和競技精神的讚美。

張弘範

元易州定興人,字仲疇。張柔第九子。善馬槊,能歌詩。世祖中統初,授御用局總管。三年,改行軍總管,從徵濟南李璮。至元初,授順天路管民總管,調大名。六年,以益都淄萊等路行軍萬戶領益都兵,從攻宋襄陽。十一年,從伯顏攻宋,以戰功賜名拔都。十五年,授蒙古漢軍都元帥,南下閩廣,擒宋丞相文天祥於五坡嶺。次年,破張世傑於厓山,消滅南宋殘餘勢力,勒石紀功而還。旋卒。有《淮陽集》。 ► 150篇诗文

張弘範的其他作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