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,仅供参考。)
註釋
- 風雲一舉:比喻行動迅速,如風雲般迅猛。
- 天關:指天空的極限,比喻極高的地方。
- 快意平生:形容心情非常暢快,一生中難得的快樂時刻。
- 齊州:指古代的齊國地區,這裏泛指山東一帶。
- 煙九點:形容煙霧繚繞,如同九個點。
- 五更:古代將一夜分爲五更,五更即天快亮時。
- 滄海:大海。
- 日三竿:形容太陽升得很高,大約是上午九點左右。
- 井處:指井底之蛙,比喻見識狹窄。
- 隘:狹窄。
- 巢居:比喻簡陋的住所。
- 洪崖:傳說中的仙人,這裏指高崖。
- 笙鶴:笙聲和鶴鳴,比喻仙樂。
- 高寒:指高處的寒冷,也比喻高遠的境界。
翻譯
像風雲一樣迅猛地一躍到達天際的極限,我一生中難得有這樣的快樂時刻。 萬古以來,齊州的煙霧如同九個點般繚繞,五更時分,大海上的太陽已經升得很高。 過去我像井底之蛙一樣,只知道世界的狹窄,今後即使住在簡陋的巢穴裏,也會覺得寬廣。 我笑着拍打着高崖,吟詠着新作的詩,滿空中仙樂和鶴鳴,彷彿從高寒之地降臨。
賞析
這首作品描繪了作者登上泰山後的壯闊景象和豁達心情。詩中,「風雲一舉到天關」展現了作者行動的迅猛和到達高處的豪情;「快意平生有此觀」則表達了作者對此次經歷的極度滿意和快樂。後兩句通過對齊州煙霧和大海日出的描繪,進一步以壯麗的自然景象來象徵作者心境的開闊。最後兩句則通過比喻和想象,表達了作者對未來生活的樂觀態度和對高遠境界的嚮往。整首詩語言凝練,意境深遠,展現了作者超脫世俗、嚮往自然的情懷。
註釋
- 天關:古代神話中的天門,這裏指泰山頂峯。
- 快意:心情愉快,滿足。
- 齊州:古代中國的一個區域,泛指泰山周圍的地區。
- 煙九點:形容遠山如煙,因泰山周圍有九座山峯,故稱「煙九點」。
- 五更:一夜分爲五個時辰,五更指黎明時分。
- 滄海日:指泰山日出,因其形似大海中的日出而得名。
- 井方:原本狹窄的居住地。
- 巢居:像鳥巢一樣建在樹上的住所,象徵高處。
- 洪崖:古代傳說中的仙人。
- 笙鶴:笙和仙鶴,常用來象徵仙境或仙人的到來。
翻譯
突然間風雲匯聚直達天之門戶,人生能有如此壯麗景象真是暢快無比。 萬古以來,齊州羣山如煙霧般若隱若現,五更時分,泰山之巔的日出猶如三竿矗立。 從狹窄的井邊住處才意識到天地之廣闊,往後即使住在高枝之上也會覺得心胸開闊。 笑着拍手讚美洪崖仙人的詩篇,伴隨着滿空的仙樂與仙鶴,它們從高寒的仙境降臨人間。
賞析
張養浩的這首《登泰山》描繪了他登上泰山頂峯時的豪情壯志和豁然開朗的心境。首聯以風雲直上天關的磅礴氣勢,展現了詩人對自然景觀的讚歎。頷聯運用「煙九點」和「滄海日三竿」的生動比喻,描繪了泰山的壯麗景色,以及黎明時分的壯觀日出。頸聯通過對比井方的狹隘與巢居的開闊,表達了詩人眼界開闊後的豁達。尾聯則以仙人洪崖的詩篇和笙鶴的降臨,寄寓了詩人對超凡脫俗生活的嚮往,整首詩充滿了樂觀與超脫的情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