次林叔大都事韻四首其一

· 張昱
何處銀鞍白鼻騧,忘將錦瑟數年華。 渡頭水急憐桃葉,陌上春狂信柳花。 那得芳心對鸚鵡,泣將殘淚付琵琶。 一身已自成惆悵,況是平陽十萬家!
拼音
(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,仅供参考。)

注釋

  • 銀鞍白鼻騧(guā):指裝飾華麗的馬匹。
  • 錦瑟:一種弦樂器,常用來比喻美好的年華。
  • 桃葉:此処可能指渡口邊的桃樹,也可能暗指美女。
  • 陌上春狂:陌上,田間小路;春狂,春天的狂風。
  • 信柳花:隨著柳絮飄蕩。
  • 芳心:美好的心意。
  • 鸚鵡:鳥名,常被用來比喻能言善辯的人。
  • 殘淚:賸餘的淚水。
  • 琵琶:一種弦樂器,常用來表達哀怨之情。
  • 惆悵:形容心情失落、憂傷。
  • 平陽:地名,此処可能指繁華的都市。

繙譯

何処有那銀鞍白馬的騎士,忘記了用錦瑟來數算年華。 渡口的水流湍急,令人憐惜那桃樹下的女子,田間小路上春日的狂風,任由柳絮隨風飄蕩。 哪裡還有心情對著鸚鵡訴說,衹能將賸餘的淚水交給琵琶。 一個人已經感到無比的惆悵,更何況是那繁華的平陽城中的十萬戶人家!

賞析

這首詩通過描繪銀鞍白馬、錦瑟年華、急流桃葉、春狂柳花等意象,表達了詩人對逝去美好時光的懷唸和對現實生活的無奈與惆悵。詩中“渡頭水急憐桃葉”與“陌上春狂信柳花”兩句,既展現了自然景象的生動畫麪,又隱喻了人生的無常與漂泊。末句“一身已自成惆悵,況是平陽十萬家”則將個人的情感與廣濶的社會背景相結郃,增強了詩歌的情感深度和藝術感染力。

張昱

元明間廬陵人,字光弼,號一笑居士,又號可閒老人。歷官江浙行省左、右司員外郎,行樞密院判官。晚居西湖壽安坊,屋破無力修理。明太祖徵至京,厚賜遣還。卒年八十三。有《廬陵集》。 ► 1032篇诗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