題李次晦溪山間
往年走馬遊長安,杜陵韋曲花未殘。
玉堂天上春夢斷,拂衣歸去溪山間。
溪山之間深且好,主翁見客開懷抱。
花氣晴薰白紵衣,波光遠浸紅雲島。
長鬆吟風晚泠泠,松下酒醒彈瑤琴。
鬆聲琴響自相和,消盡人間名利心。
臨溪結屋看山色,山下行人招不得。
猿嘯煙深掛紫蘿,龍窺水冷吟秋月。
主翁心閒一事無,諸郎文采珊瑚株。
南山射獵非所好,芸草懸香惟讀書。
竹徑曉開邀二仲,白鶴相迎復相送。
風月西窗詩料多,酒熟何時添我共。
拼音
(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,仅供参考。)
註釋
- 杜陵韋曲:地名,在今陝西省西安市長安區,唐代時爲貴族居住區。
- 玉堂:指朝廷或官府,這裏比喻高官顯貴。
- 拂衣:形容辭官歸隱,拂去衣上的塵埃。
- 白紵衣:用白麻布製成的衣服,這裏指隱士的服飾。
- 紅雲島:形容水面上的晚霞如同紅色的雲朵。
- 泠泠:形容聲音清脆悅耳。
- 瑤琴:古代的一種絃樂器,音色優美。
- 紫蘿:紫色的藤蘿,常用來形容山間幽靜的景緻。
- 龍窺水冷:形容山間溪水清澈,彷彿有龍在窺視。
- 珊瑚株:比喻文采出衆,如同珍貴的珊瑚。
- 芸草懸香:指讀書時用的芸香,可以驅蟲防蛀,這裏指讀書的香氣。
- 二仲:指兩位好友。
翻譯
往年我騎馬遊歷長安,杜陵和韋曲的花還未凋謝。玉堂高官的春夢已斷,我拂去衣上的塵埃,歸隱到溪山之間。溪山之間景色優美,主人見到客人便敞開心扉。晴天裏花香薰染着白麻衣,遠處的波光映照着紅雲般的島嶼。長鬆在風中吟唱,傍晚時分聲音清脆,我在松下酒醒後彈奏瑤琴。鬆聲與琴聲和諧共鳴,消除了人間的名利之心。臨溪搭建的屋子可以欣賞山色,山下的人無法招引我。猿猴在煙霧深處掛着紫色的藤蘿,龍在清澈的水中窺視,吟唱秋月。主人閒適無事,他的子弟文采出衆如珊瑚。他們不喜歡南山射獵,只喜歡讀書,書香四溢。清晨竹徑開放,邀請兩位好友,白鶴迎接又相送。西窗下風月詩意盎然,酒已熟,何時能添我一同分享。
賞析
這首詩描繪了詩人歸隱山林的生活情景,通過對溪山、花氣、波光、長鬆、瑤琴等自然元素的細膩描寫,展現了詩人超脫塵世、追求心靈自由的理想境界。詩中「鬆聲琴響自相和,消盡人間名利心」一句,深刻表達了詩人對名利的淡泊和對自然的嚮往。整首詩語言優美,意境深遠,體現了元代詩人郭鈺對隱逸生活的熱愛和對自然美的深刻感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