寄成居竹隱居

· 張翥
青袍朝士困京華,此老蕭閒竹滿家。 山壓窮愁詩強項,海枯渴肺酒槎牙。 商巖未採芝如草,彭澤將歸菊有花。 孤負江頭理漁事,短篷春雨夢漚沙。
拼音
(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,仅供参考。)

註釋

  • 青袍:古代低級官員的服飾。
  • 朝士:朝廷的官員。
  • 困京華:在繁華的京城感到困頓。
  • 蕭閒:清靜悠閒。
  • 山壓窮愁:山巒重重,象徵着沉重的憂愁。
  • 詩強項:指詩才出衆,是自己的強項。
  • 海枯渴肺:比喻極度渴望,如同海枯石爛般強烈。
  • 酒槎牙:形容飲酒時的豪放不羈。
  • 商巖:商山,傳說中隱士的居所。
  • 未採芝如草:未去採摘仙草,比喻未追求仙道。
  • 彭澤將歸:指陶淵明,他曾任彭澤令,後辭官歸隱。
  • 菊有花:菊花盛開,象徵着隱逸高潔。
  • 孤負:辜負。
  • 理漁事:處理漁業事務,指從事漁業。
  • 短篷春雨:短小的船篷下,春雨綿綿。
  • 夢漚沙:夢見在沙灘上嬉戲,形容夢境中的悠閒自在。

翻譯

穿着青袍的朝廷小官在繁華的京城感到困頓,而這位老者卻過着清靜悠閒的生活,家中四周種滿了竹子。山巒重重,象徵着沉重的憂愁,但我卻以詩才出衆來對抗這種憂愁;我極度渴望,如同海枯石爛般強烈,飲酒時豪放不羈。我並未去商山採摘仙草,也沒有追求仙道;我像陶淵明那樣,即將歸隱田園,那裏菊花盛開,象徵着隱逸高潔。我辜負了江頭處理漁業事務的機會,只能在短小的船篷下,春雨綿綿中夢見在沙灘上嬉戲,享受夢境中的悠閒自在。

賞析

這首作品表達了作者對隱居生活的嚮往和對現實困境的無奈。詩中通過對比「青袍朝士」與「此老蕭閒」的生活狀態,突顯了隱居生活的寧靜與自由。同時,運用「山壓窮愁」、「海枯渴肺」等生動比喻,展現了作者內心的掙扎與渴望。結尾處的「短篷春雨夢漚沙」則寄託了作者對理想生活的無限憧憬。整首詩語言凝練,意境深遠,充分展現了元代詩歌的獨特魅力。

張翥

元晉寧人,字仲舉,號蛻庵。豪放不羈,好蹴鞠,喜音樂。少時家居江南,從學於李存、仇遠,以詩文名。順帝至正初,召爲國子助教,尋退居。修遼金元三史,起爲翰林編修,史成,升禮儀院判官。累遷河南平章政事,以翰林承旨致仕。爲詩格調甚高,詞尤婉麗風流。有《蛻庵集》。 ► 830篇诗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