次韻題大雷山桃源汪氏桃隱

· 張翥
幽甚南雷路,嘗聞故老傳。 墟通賣魚碶,潮入種蚶田。 櫺子渾成樹,桃花不計年。 山中多佛寺,燈火肅芊芊。
拼音
(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,仅供参考。)

註釋

  • 次韻:按照原詩的韻腳和用韻次序作詩。
  • 大雷山:山名,具體位置不詳。
  • 桃隱:指隱居於桃林之中。
  • :村落。
  • 賣魚碶:賣魚的碼頭。
  • 潮入:潮水涌入。
  • 種蚶田:種植蚶(一種貝類)的田地。
  • 櫺子:窗戶的格子。
  • 渾成樹:形容樹木茂密,枝葉交錯,如同天然的屏障。
  • 桃花不計年:桃花盛開,不知歲月流轉。
  • 佛寺:佛教寺廟。
  • 燈火肅芊芊:形容寺廟中燈火靜謐而莊嚴。

翻譯

我按照原詩的韻腳和用韻次序,題詩於大雷山桃源汪氏的桃隱之地。

聽聞故老傳說,南雷之路幽深難尋。 村落與賣魚的碼頭相通,潮水涌入種植蚶的田地。 窗戶的格子彷彿成了茂密的樹木,桃花盛開,不知歲月已過多少年。 山中遍佈佛教寺廟,燈火靜謐而莊嚴。

賞析

這首作品描繪了大雷山桃源汪氏桃隱之地的幽靜與神祕。通過「墟通賣魚碶,潮入種蚶田」的描繪,展現了當地獨特的漁村風光和自然環境。而「櫺子渾成樹,桃花不計年」則進一步以寓情於景的手法,表達了隱居於此的寧靜與超脫。最後,「山中多佛寺,燈火肅芊芊」爲整個畫面增添了一抹宗教的莊嚴與神祕,使讀者彷彿置身於一個遠離塵囂、與世隔絕的世外桃源。

張翥

元晉寧人,字仲舉,號蛻庵。豪放不羈,好蹴鞠,喜音樂。少時家居江南,從學於李存、仇遠,以詩文名。順帝至正初,召爲國子助教,尋退居。修遼金元三史,起爲翰林編修,史成,升禮儀院判官。累遷河南平章政事,以翰林承旨致仕。爲詩格調甚高,詞尤婉麗風流。有《蛻庵集》。 ► 830篇诗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