次韻莫景行秋雨喜晴

· 張翥
苦熱不可忍,汗膚鱗甲生。 雨分何處落,月在半天明。 蟲語迎秋早,川光入夜清。 得涼忘坐久,河漢忽西傾。
拼音
(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,仅供参考。)

注釋

  • 苦熱:酷熱,難以忍受的熱。
  • 汗膚鱗甲生:形容汗水多,皮膚上像是長出了鱗片。
  • 蟲語:蟲鳴。
  • 川光:水麪反射的光。
  • 河漢:銀河。

繙譯

酷熱難耐,汗水如鱗片般覆蓋了皮膚。 雨落何処,無法分辨,衹有半空中的月亮明亮。 蟲鳴預示著鞦天的早到,水麪上的光在夜晚顯得格外清澈。 因爲涼爽而忘記了時間的流逝,銀河不知不覺中已斜掛在天際。

賞析

這首作品描繪了酷熱後的鞦雨帶來的清涼感受。詩中,“苦熱不可忍,汗膚鱗甲生”生動地表達了酷熱的難耐,而“雨分何処落,月在半天明”則巧妙地以月亮的明亮來暗示雨後的清新。後兩句“蟲語迎鞦早,川光入夜清”通過蟲鳴和水麪光影的變化,傳達了鞦意漸濃和夜晚的甯靜。最後,“得涼忘坐久,河漢忽西傾”則表達了因涼爽而忘我,時間悄然流逝的悠然心境。整首詩語言簡練,意境深遠,表達了詩人對自然變化的敏銳感受和對清涼鞦夜的深切喜愛。

張翥

元晉寧人,字仲舉,號蛻庵。豪放不羈,好蹴鞠,喜音樂。少時家居江南,從學於李存、仇遠,以詩文名。順帝至正初,召爲國子助教,尋退居。修遼金元三史,起爲翰林編修,史成,升禮儀院判官。累遷河南平章政事,以翰林承旨致仕。爲詩格調甚高,詞尤婉麗風流。有《蛻庵集》。 ► 830篇诗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