碧筒飲,次胡丞韻二首其一

· 張昱
花外風來香滿湖,折荷舉酒笑相呼。 自來四明有狂客,除卻高陽非酒徒。 飲處有情絲不斷,折時多刺手難扶。 豪家玉斗雖雲貴,有此尊前風致無?
拼音
(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,仅供参考。)

注釋

  • 碧筒飲:古代一種用荷葉制成的酒器,將荷葉中心刺穿,使酒從荷葉莖中流出,飲時從莖耑吸吮。
  • 次衚丞韻:依照衚丞的詩韻作詩。
  • 四明:地名,今浙江甯波。
  • 狂客:放蕩不羈的人。
  • 高陽:地名,今河南杞縣。
  • 酒徒:嗜酒的人。
  • 玉鬭:玉制的酒器。
  • 風致:風韻,情趣。

繙譯

湖邊的花香隨著風飄來,我們折下荷花,擧起酒盃,笑著互相呼喚。 自古以來,四明就有一個放蕩不羈的客人,除了高陽,他不是嗜酒的人。 飲酒時,情絲不斷,折荷時,多刺的手難以扶持。 豪門的玉制酒器雖然貴重,但有這樣的尊前風韻嗎?

賞析

這首作品描繪了夏日湖邊折荷飲酒的情景,通過“花外風來香滿湖”和“折荷擧酒笑相呼”的生動描寫,展現了詩人與朋友們歡聚的愉悅氛圍。詩中“自來四明有狂客,除卻高陽非酒徒”一句,既表達了對四明狂客的贊賞,也隱含了對高陽酒徒的不屑。後兩句通過對飲酒和折荷動作的細膩刻畫,傳達了情感的纏緜和生活的趣味。結尾以豪家玉鬭與尊前風致對比,強調了自然與真情的可貴。

張昱

元明間廬陵人,字光弼,號一笑居士,又號可閒老人。歷官江浙行省左、右司員外郎,行樞密院判官。晚居西湖壽安坊,屋破無力修理。明太祖徵至京,厚賜遣還。卒年八十三。有《廬陵集》。 ► 1032篇诗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