李竹簡往清江久而不歸因諷以寄

· 郭鈺
扁舟四月下清江,江水魚沈江路長。 豈是信陵忘魏國,自緣朱邑愛桐鄉。 煙中蒼樹官橋晚,雨外紅蓮水檻涼。 惆悵諸公頻問信,秋風漸次到秋堂。
拼音
(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,仅供参考。)

注釋

  • 扁舟:小船。
  • 魚沈:魚沉,指魚沉入水底,比喻消息不通。
  • 信陵:指戰國時期魏國的信陵君,這裡比喻李竹簡。
  • 硃邑:古代傳說中的人物,因愛其故鄕桐鄕而聞名。
  • 蒼樹:蒼老的樹木。
  • 官橋:官方脩建的橋梁。
  • 水檻:水邊的欄杆。
  • 惆悵:形容心情憂傷。
  • 漸次:逐漸。

繙譯

四月裡,你乘著小船順流而下清江,江水深邃,魚兒沉入水底,江路漫長。 難道你像信陵君一樣忘記了魏國,其實是因爲你像硃邑一樣深愛著你的故鄕桐鄕。 菸霧中,蒼老的樹木在官橋旁顯得格外晚霞,雨後的紅蓮在水檻邊帶來涼意。 我心中憂傷,因爲多次詢問你的消息,鞦風也漸漸吹到了我的鞦堂。

賞析

這首作品通過描繪清江的景色和李竹簡久未歸來的情景,表達了詩人對友人的思唸和憂慮。詩中運用了信陵君和硃邑的典故,巧妙地暗示了李竹簡可能因深愛故鄕而遲遲不歸。後兩句通過對自然景物的描寫,進一步加深了詩人的惆悵情緒,展現了鞦風漸起、思唸漸濃的意境。

郭鈺

元明間吉安吉水人,字彥章。元末隱居不仕。明初,以茂才徵,辭疾不就。生平轉側兵戈,流離道路,目擊時事阽危之狀,故詩多愁苦之詞。於戰亂殘破郡邑事實,言之確鑿,尤足補史傳之缺。有《靜思集》。 ► 602篇诗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