贈蕭君
佑人孰無父母,蕭君有父生能致其養,死能枕塊歠粥終期祥。
人孰無兄弟,蕭君有弟有財弗與爭,有爵克讓使之垂休光。
世人不識蕭君賢,蕭君孝友因心然。昔年烏府躬槧牘,俸錢散盡兒啼寒。
七閩蠻瘴繞榕樹,驛騎嚼銜嘶薄暮。平生願效王家勞,十載曾無致身處。
世間亦有輕薄兒,紆拖青紫安輕肥。豈知孝友因心有,秪使骨肉常乖離。
皇天不爲蕭君私,烏臺柏府豈無賢者知。己知天爵修於斯,自有人爵來如期。
嗟哉蕭君慎勿傷暮遲,嗟哉蕭君慎勿傷暮遲。
拼音
(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,仅供参考。)
註釋
- 枕塊歠粥(chuò zhōu):指在父母喪期中,以土塊爲枕,以粥爲食,表示極度的哀悼和守孝。
- 垂休光:留下美好的名聲。
- 躬槧牘(qiàn dú):親自處理文書工作。
- 俸錢:官員的薪水。
- 七閩蠻瘴:指福建一帶的偏遠和瘴氣。
- 榕樹:福建的象徵性樹木。
- 驛騎嚼銜:指驛站的馬匹,嚼着銜鐵。
- 嘶薄暮:在傍晚時分嘶鳴。
- 紆拖青紫:指穿着官服,青紫是古代官服的顏色。
- 安輕肥:指安逸富裕的生活。
- 乖離:分離,不和。
- 烏臺柏府:指朝廷的高級官署。
- 天爵:指天命所賦予的尊貴地位。
- 人爵:指人世間的官職和地位。
翻譯
人們都有父母,蕭君的父親在世時,蕭君盡心供養,父親去世後,蕭君以土塊爲枕,以粥爲食,守孝至終。人們都有兄弟,蕭君的弟弟在有財富時不與爭,有官職時能讓,使弟弟留下美好的名聲。世人不瞭解蕭君的賢德,蕭君的孝友是出於內心的。昔日他在烏臺親自處理文書,薪水散盡,兒子卻因寒冷而哭泣。福建的偏遠和瘴氣環繞着榕樹,驛站的馬匹在傍晚嘶鳴。他一生願爲王家效力,十年卻未得到合適的職位。世間也有輕薄之人,穿着官服享受安逸富裕的生活。他們哪裏知道孝友是出於內心的,只會讓骨肉分離。皇天不會偏袒蕭君,烏臺柏府豈會沒有賢者知曉。他知道天命所賦予的尊貴地位應在此修行,自然會有人世間的官職和地位隨之而來。唉,蕭君啊,不要悲傷於遲暮,唉,蕭君啊,不要悲傷於遲暮。
賞析
這首作品讚頌了蕭君的孝友美德和淡泊名利的高尚情操。通過對比蕭君與世俗人的不同行爲,突出了蕭君的賢德。詩中運用了豐富的意象和典故,如「枕塊歠粥」、「垂休光」等,增強了詩歌的表現力和感染力。結尾的反覆詠歎,表達了對蕭君的深切同情和敬仰,同時也寄寓了對世態炎涼的感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