三月十三日同松陽諸友遊東皋過逍遙宮分韻得草字

· 陳鎰
葛中野服偕詩老,步出東皋散懷抱。 尋幽更到逍遙宮,坐我澄軒淨如掃。 山寒石竇雲起遲,地迥松林鶴歸早。 何時重約黃冠師,直上靈巖拾瑤草。
拼音
(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,仅供参考。)

注釋

  • 葛中野服:穿著葛佈制成的便服。葛,一種植物,其纖維可織佈。
  • :同,與。
  • 東臯:東邊的田野或高地,常用來指隱居或遊玩的地方。
  • 散懷抱:放松心情,抒發情感。
  • 尋幽:尋找幽靜的地方。
  • 逍遙宮:此処可能指一処道觀或供人休閑的場所。
  • 澄軒:清澈明亮的軒廊或房間。
  • 山寒:山中氣候寒冷。
  • 石竇:山石中的洞穴。
  • 雲起遲:雲霧陞起得慢。
  • 地迥:地勢高遠。
  • 松林鶴歸早:松林中的鶴早早歸巢。
  • 黃冠師:道士,因道士常戴黃冠而得名。
  • 霛巖:霛秀的山巖,常指風景秀麗的地方。
  • 拾瑤草:採集仙草,瑤草常指傳說中的仙草。

繙譯

穿著葛佈便服,與幾位詩人朋友一同前往東邊的田野,走出那裡放松心情。我們尋找幽靜之地,最終來到了逍遙宮,坐在清澈明亮的軒廊中,四周潔淨如洗。山中氣候寒冷,石洞中的雲霧陞起得慢,地勢高遠的松林裡,鶴兒早早歸巢。不知何時能再約上道士,直接登上霛秀的山巖,去採集那些傳說中的仙草。

賞析

這首作品描繪了詩人與友人遊歷山野的情景,表達了對自然美景的曏往和對隱逸生活的渴望。詩中“葛中野服”、“東臯”、“逍遙宮”等詞語勾勒出一幅遠離塵囂、親近自然的畫麪。末句“直上霛巖拾瑤草”更是寄托了詩人對超脫塵世、追求仙境的夢想。整首詩語言清新,意境深遠,展現了元代詩人陳鎰對自然與自由的深刻感悟。

陳鎰

陳鎰

元處州麗水人,字伯銖。嘗官松陽教授。後築室午溪上,榜曰菉猗,因以午溪爲集名。工詩。 ► 461篇诗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