病起偶題

· 張翥
閱世悠悠八十餘,此身天地一蘧廬。 季鷹只愛生前酒,司馬空留後世書。 野散未歸鳴澤雁,水煩徒噞在淵魚。 可堪濩落風塵裏,兩鬢霜毛頓覺疏。
拼音
(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,仅供参考。)

註釋

  • 閱世:經歷世事。
  • 悠悠:形容時間長久。
  • 八十餘:八十多歲。
  • 蘧廬:古代驛站中供人休息的簡易房舍。
  • 季鷹:古代傳說中的人物,以飲酒著稱。
  • 司馬:指司馬遷,西漢著名史學家、文學家,著有《史記》。
  • 鳴澤雁:指在澤邊鳴叫的雁,比喻漂泊無定。
  • 水煩徒噞在淵魚:形容魚在水中煩躁不安,噞(yǎn)指魚張口的樣子。
  • 可堪:怎能忍受。
  • 濩落:空曠冷落。
  • 風塵:比喻世俗的紛擾。
  • 霜毛:白髮。

翻譯

經歷了世事變遷,我已經八十多歲了,感覺自己就像天地間的一個過客,住在簡陋的驛站裏。季鷹只愛在生前飲酒作樂,而司馬遷雖然留下了後世的著作《史記》,但那又如何呢?野外的雁鳴叫着,卻無處可歸;水中的魚煩躁不安,徒勞地在深淵中張口。我怎能忍受在這空曠冷落、紛擾不斷的世俗中,兩鬢的白髮越來越多,感覺自己的身體也越來越虛弱。

賞析

這首作品表達了詩人對世事無常、人生短暫的感慨,以及對世俗紛擾的厭倦。詩中通過比喻和象徵手法,如將人生比作蘧廬、將漂泊無定比作鳴澤雁、將煩躁不安比作在淵魚等,生動形象地描繪了詩人的內心世界。同時,詩人的語言簡練有力,表達了對人生的深刻思考和感悟。

張翥

元晉寧人,字仲舉,號蛻庵。豪放不羈,好蹴鞠,喜音樂。少時家居江南,從學於李存、仇遠,以詩文名。順帝至正初,召爲國子助教,尋退居。修遼金元三史,起爲翰林編修,史成,升禮儀院判官。累遷河南平章政事,以翰林承旨致仕。爲詩格調甚高,詞尤婉麗風流。有《蛻庵集》。 ► 830篇诗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