半村爲傅處士賦

· 張翥
半距城闉半距村,煙霞咫尺少塵喧。 小車出市僕先路,斜日下山人到門。 兩岸花陰連第宅,一川草色散雞豚。 田家數裏將迎慣,時復相留醉酒樽。
拼音 朗读
(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,仅供参考。)

註釋

  • 城闉(yīn):城門。
  • 咫尺:比喻距離很近。
  • 僕先路:僕人先行探路。
  • 第宅:住宅。
  • 雞豚(tún):雞和豬,泛指家禽家畜。
  • 酒樽:古代的酒器。

翻譯

半是城門半是村,煙霞近在咫尺,少有塵世的喧鬧。 小車出城,僕人先行探路,斜陽西下,行人歸家。 兩岸花影連綿至住宅,一川草色中雞豬散漫。 田家數里外便開始迎接,時常相留,共醉於酒樽之中。

賞析

這首作品描繪了一幅寧靜的田園風光圖。詩中,「半距城闉半距村」一句,巧妙地勾勒出了城鄉結合部的獨特景緻,既遠離了城市的喧囂,又保留了鄉村的寧靜。後文通過對小車出行、斜陽歸家、花陰連宅、草色雞豚等細節的描寫,進一步以細膩的筆觸展現了田園生活的恬淡與愜意。尾聯的「田家數里將迎慣,時復相留醉酒樽」則表達了詩人對這種生活的嚮往和享受,體現了元代文人崇尚自然、追求心靈自由的精神風貌。

張翥

元晉寧人,字仲舉,號蛻庵。豪放不羈,好蹴鞠,喜音樂。少時家居江南,從學於李存、仇遠,以詩文名。順帝至正初,召爲國子助教,尋退居。修遼金元三史,起爲翰林編修,史成,升禮儀院判官。累遷河南平章政事,以翰林承旨致仕。爲詩格調甚高,詞尤婉麗風流。有《蛻庵集》。 ► 830篇诗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