古促促辭
促促何促促,丈夫生兒美如玉。長城遊蕩不思歸,令我只身守空屋。
不願汝學班定遠,不願汝學馬相如。定遠生不入玉關,相如死不還成都。
但如塞翁父子長相保,得馬失馬何足道。又如龐公攜家隱鹿門,遺安遺危俱不論。
貴而衣貂不如貧而縕枲,離而食肉不如聚而飲水。
身雖促促心得寬,爲汝白頭屋中死。
拼音
(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,仅供参考。)
註釋
- 促促:急促,匆忙。
- 遊蕩:漫無目的地閒逛。
- 班定遠:班超,東漢名將,曾出使西域,封定遠侯。
- 馬相如:司馬相如,西漢著名文學家,以《子虛賦》、《上林賦》等著稱。
- 玉關:指玉門關,古代通往西域的要道。
- 塞翁:出自《淮南子》中的寓言故事,塞翁失馬,焉知非福。
- 龐公:指龐德公,東漢末年隱士,與諸葛亮、司馬徽等有交往。
- 鹿門:山名,龐德公隱居之地。
- 縕枲:指粗布衣服。
- 遺安遺危:指不管安危,不計較得失。
- 衣貂:穿貂皮衣服,指富貴。
- 食肉:指享受富貴。
- 心得寬:心境寬廣。
翻譯
急促啊急促,丈夫生下的兒子美如玉。在長城遊蕩不思歸,讓我獨自守着空屋。 不希望你學班超,也不希望你學司馬相如。班超活着不進玉門關,司馬相如死後不回成都。 只要像塞翁父子那樣長相保,得馬失馬又何足掛齒。又像龐德公帶着家人隱居鹿門山,不管遺留下的是安是危。 富貴穿着貂皮不如貧窮穿着粗布衣,分離享受肉食不如團聚喝清水。 身體雖然急促但心境寬廣,爲了你,我願意白頭到老守在這屋中死去。
賞析
這首作品通過對比不同的生活態度和價值觀,表達了作者對於家庭和親情的珍視。詩中,「丈夫生兒美如玉」展現了作者對兒子的驕傲和期望,而「長城遊蕩不思歸」則透露出對兒子遠遊的擔憂。作者不希望兒子追求功名,而是希望他能像塞翁和龐德公那樣,保持平和的心態,不論得失,享受家庭的溫暖。最後,作者表達了自己願意爲了兒子守在家中,直至老去的決心,體現了深厚的父愛和對家庭的執着。整首詩語言簡練,情感真摯,展現了元代詩歌的特色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