上京睹陳渭叟寄友書聲及鄙人賦以答之

· 張翥
忽憶江南古莊叟,釣竿歸去拂珊瑚。 藥爐已熄勾庚火,書篋閒拋遁甲符。 欲與陳陶同啖鮓,祇令張翰遠思鱸。 不知別後詩多少,刊到雲編戊己無。
拼音
(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,仅供参考。)

註釋

  • 釣竿:釣魚的竿子。
  • 珊瑚:海洋中的一種生物,常用來比喻珍貴或美麗的事物。
  • 藥爐:煉藥的爐子。
  • 勾庚火:古代煉丹術中的一種火候控制方法。
  • 書篋:裝書的箱子。
  • 遁甲符:古代道教中的一種符咒,用於避邪或占卜。
  • 陳陶:人名,可能是詩人的朋友。
  • 啖鮓:吃醃魚。
  • 張翰:人名,東晉文學家,以思鄉著稱。
  • 思鱸:思念家鄉的鱸魚,比喻思鄉之情。
  • 雲編:指書籍或文集。
  • 戊己:古代天干中的兩個,這裏可能指書籍的頁碼或章節。

翻譯

忽然想起江南的古老村莊,那位叟人帶着釣竿歸來,輕拂着珍貴的珊瑚。 煉藥的爐火已經熄滅,不再需要控制勾庚火候,書箱中的遁甲符也隨意拋置。 我想要與陳陶一同品嚐醃魚,只是讓張翰遠遠地思念家鄉的鱸魚。 不知道我們分別後你寫了多少詩,是否已經刊印到了書籍的戊己頁。

賞析

這首詩通過對江南古村莊的回憶,表達了詩人對過去生活的懷念和對友人的思念。詩中運用了釣竿、珊瑚、藥爐等意象,描繪了一幅寧靜而充滿詩意的畫面。同時,通過提及陳陶和張翰,詩人表達了對友情的珍視和對家鄉的思念。整首詩語言優美,意境深遠,情感真摯,展現了詩人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和對友情的深厚感情。

張翥

元晉寧人,字仲舉,號蛻庵。豪放不羈,好蹴鞠,喜音樂。少時家居江南,從學於李存、仇遠,以詩文名。順帝至正初,召爲國子助教,尋退居。修遼金元三史,起爲翰林編修,史成,升禮儀院判官。累遷河南平章政事,以翰林承旨致仕。爲詩格調甚高,詞尤婉麗風流。有《蛻庵集》。 ► 830篇诗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