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,仅供参考。)
註釋
- 先鋒:先頭部隊。
- 門:指城門。
- 後軍:後續的軍隊。
- 登陴:登上城牆。陴(pí),城牆上的矮牆。
- 拔都:此處指勇猛的戰士。
- 搴:拔取。
- 賊旗:敵軍的旗幟。
- 逆首:叛逆者的首級。
- 踏:踩。
- 死屍:屍體。
- 長河:大河。
- 敗船:被擊敗的船隻。
- 飛將:形容速度快的將領。
- 露板:古代戰時用來傳遞消息的木板。
- 傅脩期:人名,可能是當時的將領或官員。
翻譯
先頭部隊剛剛開始攻打城門,後續的軍隊已經登上了城牆。勇猛的戰士拔都不怕死亡,直接衝上去拔取敵軍的旗幟。馬前獻上了叛逆者的首級,腳下踩着敵人的屍體。大河中敗退的船隻,迅速派遣速度快的將領去追擊。在軍帳中製作傳遞消息的露板,應該有傅脩期這樣的將領負責。
賞析
這首作品描繪了戰場上激烈的戰鬥場景,通過「先鋒才攻門,後軍已登陴」展現了軍隊的迅速行動和協同作戰。詩中「拔都不怕死,直上搴賊旗」突出了戰士的英勇無畏,而「馬前獻逆首,腳下踏死屍」則生動地描繪了戰鬥的殘酷和勝利的喜悅。最後,通過「長河走敗船,疾遣飛將追」和「幕中作露板,應有傅脩期」展示了戰後的追擊和軍務的井然有序,體現了作者對戰爭全局的把握和對英雄人物的讚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