書半仙亭壁自和二首

丘園投老謝麾招,相與無非莫逆交。 破屋帶花紅掩陋,矮牆圍柳翠添高。 日明窗戶蠨蛸網,風動蘭苕翡翠巢。 人境清幽塵事少,詩成元不費甄陶。
拼音
(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,仅供参考。)

註釋

  • 丘園:指田園。
  • 投老:到老,臨老。
  • 麾招:招手,召喚。
  • 莫逆交:指彼此心意相通,無所違逆的朋友。
  • 紅掩陋:用紅色來掩蓋簡陋。
  • 圍柳翠添高:綠色的柳樹環繞,使得矮牆顯得更高。
  • 蠨蛸(xiāo shāo):一種小蜘蛛。
  • 蘭苕(tiáo):蘭草的莖。
  • 翡翠巢:指鳥巢,因翡翠鳥常築巢而得名。
  • 人境:人間,人世。
  • 元不費甄陶:原本不需要費心琢磨。

翻譯

在田園中臨老,謝絕了外界的召喚,與我相伴的都是心意相通的好友。破舊的屋子因種了花而顯得不那麼簡陋,矮牆因綠柳環繞而顯得更高。陽光透過窗戶,照在蜘蛛網上,風吹動蘭草的莖,鳥巢在空中搖曳。這裏的人世清幽,俗事很少,寫詩自然流暢,無需費心琢磨。

賞析

這首詩描繪了詩人隱居田園的生活場景,通過對比破屋與花、矮牆與綠柳的描寫,展現了自然美與簡樸生活的和諧統一。詩中「日明窗戶蠨蛸網,風動蘭苕翡翠巢」一句,以細膩的筆觸勾勒出一幅靜謐的田園風光,表達了詩人對清幽人境的嚮往和對自然美的深刻感悟。整首詩語言清新,意境深遠,體現了詩人超脫塵世、追求心靈自由的情懷。

張養浩

張養浩

張養浩,字希孟,號雲莊,濟南(今屬山東)人,唐朝名相張九齡的弟弟張九皋的第23代孫。元代散曲家。少年知名,19歲被薦爲東平學正,歷官堂邑縣尹、監察御史、翰林學士、禮部尚書、參議中書省事等官職。在任監察御史時,因批評時政而爲權貴所忌,被免官。後復官至禮部尚書,參議中書省事。後因其父年邁,無人照顧,於英宗至治二年(1322年)辭官家居,此後屢召不赴。文宗天曆二年(1329年),關中大旱,特拜陝西行臺中丞,辦理賑災,見饑民困苦萬分,難以賙濟,竟爲之痛哭,遂“散其家之所有”,“登車就道”,不久便積勞成疾病卒。追封濱國公,諡文忠。 ► 131篇诗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