書半仙亭壁自和二首

可人密邇若難招,俗士紛然每易交。 流水樹圍三面闊,遠山雲放一頭高。 坐呼赤腳澆新圃,臥看烏衣葺舊巢。 衰白太平當自賀,試聽工部詠陳陶。
拼音
(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,仅供参考。)

註釋

  • 可人:指合意的人。
  • 密邇:接近,親近。
  • 赤腳:指僕人或勞動者。
  • 烏衣:指燕子。
  • :修補。
  • 衰白:指年老。
  • 工部:指杜甫,因其曾任工部員外郎,故稱。
  • 陳陶:唐代詩人,此處指杜甫詠史詩中的陳陶之戰。

翻譯

合意的人雖近卻難以招來,俗人雖遠卻常常容易結交。流水環繞的樹旁,三面開闊;遠處的山峯上,雲朵高高飄放。坐着呼喚僕人來澆灌新園,躺着看燕子修補舊巢。在太平盛世中老去,應當自我慶祝,試着聆聽杜甫詠史詩中的陳陶之戰。

賞析

這首作品通過對比「可人」與「俗士」的交往難易,表達了詩人對真摯友情的珍視。詩中描繪的自然景色寧靜而開闊,流露出詩人對自然的熱愛和對閒適生活的嚮往。結尾處提到杜甫詠史,不僅展現了詩人對歷史的關注,也隱含了對太平盛世的感慨與自我慰藉。

張養浩

張養浩

張養浩,字希孟,號雲莊,濟南(今屬山東)人,唐朝名相張九齡的弟弟張九皋的第23代孫。元代散曲家。少年知名,19歲被薦爲東平學正,歷官堂邑縣尹、監察御史、翰林學士、禮部尚書、參議中書省事等官職。在任監察御史時,因批評時政而爲權貴所忌,被免官。後復官至禮部尚書,參議中書省事。後因其父年邁,無人照顧,於英宗至治二年(1322年)辭官家居,此後屢召不赴。文宗天曆二年(1329年),關中大旱,特拜陝西行臺中丞,辦理賑災,見饑民困苦萬分,難以賙濟,竟爲之痛哭,遂“散其家之所有”,“登車就道”,不久便積勞成疾病卒。追封濱國公,諡文忠。 ► 131篇诗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