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,仅供参考。)
註釋
- 至味:極致的滋味。
- 大觀:宏大的景象或深遠的見解。
- 廉貪:廉潔與貪婪。
- 苔垣:長滿苔蘚的牆壁。
- 蝸篆:蝸牛爬行留下的痕跡,形容字跡或圖案。
- 鶯梭:比喻黃鶯飛翔的樣子,像穿梭的梭子。
- 雲夢九:雲夢澤的九個部分,這裏指廣闊的視野或胸懷。
- 華峯三:華山的三個主峯,這裏指高遠的志向或境界。
- 青編:古代用青絲編織的書籍,泛指書籍。
- 黃髮:指老年人。
翻譯
極致的滋味何嘗有苦與甜之分,宏大的景象從不計較廉潔與貪婪。 苔蘚覆蓋的牆壁上蝸牛留下斜行的玉痕,柳樹岸邊黃鶯像巧手織就的藍色圖案。 飲酒的興致彷彿能吞下廣闊的雲夢澤,吟詩的魂魄高高飛繞在華山的三大主峯之上。 在青絲編織的書籍和白髮蒼蒼的林泉之下,這種樂趣只有我們這一輩人才能體會。
賞析
這首作品通過描繪自然景象和表達個人情感,展現了作者超脫世俗、追求精神自由的情懷。詩中「至味何嘗有苦甘」一句,表達了作者對於人生滋味的深刻理解,認爲真正的滋味並不在於表面的苦與甜。後文通過對苔垣、柳岸等自然景物的細膩描繪,進一步以景抒情,表達了作者對於自然之美的讚歎和對於高遠志向的嚮往。整首詩語言優美,意境深遠,充分展現了張養浩作爲元代文學家的藝術魅力。